【#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论护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新进展》,欢迎阅读!

试论护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新进展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临床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院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对传统护理方法不断创新,充分拓展护理教育的途径,将科学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护理教学中来,促进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护理人才。
关键词:护理教育;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研究
现阶段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逐渐提升,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逐渐增加,护理教育作为医疗单位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护理教育教学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护理服务水平难以提升,因此将科学的教学方法应用其中尤为重要。
一,树立新护理教育理念
护理教育学的知识信息量很大,一般包括理论讲述和教学实践(讲课实习)两部分,共48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践18学时,理论与实践之比为1:0.6。所谓理念实际上是指观念与看法的集合体,同时也是人们开展思维活动的重要成果。近年来社会卫生需求逐渐提高,医学院应加强对护理人才的培养,优化护理教育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护理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为达到这一目标,医学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将护生作为主要的培养对象,以此提升其护理技能水平,实现当前护理教育的创新改革。
二,做好护理课程的设计
为提高护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关医学院应对护理课程展开科学设计,将基本护理理念贯彻其中,强化护士的职业素养。护理课程的设计应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贴近社会贴近岗位,提高护理课程的针对性,科学性,同时对护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强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采取多种教育教学方法
为提高护理课堂教学效果,在护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应用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应及时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组织合作探究,促进护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的热情。为满足护理教育的需求,还应对知识面充分拓展,为护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大程度地启发学生思维。护理教育学比一般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更强,对从事该门课程的教师的教学水平的要求更高,因此院校还需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与培训。
四,合理开设症状护理课程
症状护理课程是以临床症状为主来整合教学内容,增加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指在提高学生的临床判断能力,知识转化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护理课堂教学中带教老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教学措施,在知识的讲解中应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护理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引导与掌握固然重要,而思想导向也必不可少,因此,将护理课堂教学与个人职业素养联系起来,可促进护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在自身岗位上发光发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加深对课程的认知,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塑造高尚的品质。与此同时,医学院应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管理,及时更新护理理念,对有关的理论知识全面普及,以此推动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五.重视实践教学,培养教学技能
技能实训是护理理论与实践全面、迅速结合的有效的方法。在校期间开设实训课,让学生提前进行基本操作的训练,为步入工作岗位提前打下基础,近年来,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联合办学,引进国外先进的护理理念、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逐步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因此护理教育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因此,院校应将重点放在实践教学方面,组织学生根据所学专业来撰写教案,并组织小组说课,最后组内同学相互点评。通过这种方式可增加学生对相关护理知识的了解,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团队的写作能力,从而能有效地培养发现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反思性思维能力,继而实现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对今后的就业意义非凡。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医疗事业突飞猛进,为培养更多的护理人才,相关医学院应及时转变传统的理念,将各种各样的教学措施应用其中,根据当下学院的实际情况有机整合,促使护理教学的优势体现出来,提高护理教学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孟宪辉.试论护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新进展[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0):188.
[2]李青.浅析中国护理教育规模结构与护理人力需求的研究与思考[J].普洱学院学报,2017,33(01):36-38.
[3]何静,李幼平,张璐姣,吴灿.护理本科教育中引入循证护理理念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之我见[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01):151-153.
[4]唐红梅. 促进护理教育发展的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2.
[5]傅静,鞠梅,张世友,陈丽,简丽萍,李雨昕.我国涉外护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差距与改革思路[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0,33(04):475-476.
[6]张永爱,荆亚茹,周小兰,李贞.在护理教学中贯穿整体护理理念的探讨[J].全科护理,2009,7(10):924-925.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LT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