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儿童启蒙读物

2022-12-25 22:01: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儿童启蒙读物》,欢迎阅读!
启蒙,读物,古代,儿童
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也叫蒙学”,最着名的就是三百千,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一般私塾开蒙则必先学这三种;另外再学就是弟子规、幼学琼林、朱子家训、千家诗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声律启蒙文字蒙求增广贤文等等初级读物;这些都算是儿童启蒙读物;每个私塾所教授的各不相同,三百千却是几乎所有的私塾开蒙的必读书;



原标题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一、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概况 笔画少的常用字 ,编成语句 ,好记易写;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 ,大体可分为三个阶:

第一阶段 ,周秦至汉唐;这一时期的蒙学教材多为综合性读物 ,以识字为主 ,同时进行品教育 ,并包含各方面知识;最早的蒙学教材是字书史籀篇,是周宣王时用来教学童识字的;秦代的蒙学教材有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 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这三种教材都是以识字写字为主的 ,是对史籀篇的发展;汉代 ,闾里书师将上述三种教材编为一集 ,取名仓颉篇;马相如作凡将篇;史游作急就篇;李长作元尚篇;杨雄续写仓颉,取名训纂篇;贾鲂作滂喜篇;蔡邕作劝学篇等;其中 ,以急就篇流传最广 ,影响最大;魏晋南北朝时期 ,有多种蒙学教材出现 ,:束皙作发蒙记,顾恺之作启蒙记,周兴嗣作千字文,此外 ,还有杂字指、俗语难字、杂字要等 ,这些杂字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其中 ,流传最久远而广泛者首推千字文;唐代的蒙学教材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前编写 ,当时仍在使用的 ,如急就篇、开蒙要训、千字文等;另一类是当时新编写的:有抄写名言谚语 ,向学童进行识字教育和封建教育 ,以太公家训为代表;有将典故编成韵语 ,供学童识字和学习历史知识的兔园策和蒙求;有供学童讽诵的当代诗歌选本文场秀句;有供学童临时查阅的字书和常识问答 ,以杂抄和俗务要名林为代表;还有专供蒙童用的习字教材 ,其特点是:所有的字都是笔画少的常用字 ,编成语句 ,好记易;

第二阶段 ,宋至清中叶;这一时期 ,蒙学教材由综合性读物向分类专写的方向发展 ,在以识字为主的基础上 ,注意伦理道德教育;蒙学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生活日用常识知识 ,识字教材更加适合汉字的特点 ,多数蒙学教材采用韵语体裁和对偶句式 ,内容上更加注意适应儿童的特点和兴趣;宋代以后的蒙学教材 ,大体上可分为五类 ,在内容上各有侧重;第一类 ,综合性的蒙学教材 ,以三字经为代表 ,此外 ,百家姓、千字文也属此类 ,统称“三、百、千”,


其流传时间较长 ,范围也最广;第二类 ,专门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蒙学教材 ,以性理字训、小儿语、续小儿语、名贤集、增广昔时贤文等为代表;第三类 ,历史知识类蒙学教材 ,有十七史蒙求、叙古千文、小学、童训、少仪外传等;第四类 ,诗歌的蒙学教材 ,有训蒙诗、小学诗礼、童蒙须知韵语等 ,尤其是神童诗、千家诗、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第五类 ,专讲成典故事、名物制度常识的蒙学教材 ,有名物蒙求、龙文鞭影、幼学琼林等;此外 ,还有专门为女子编写的蒙学读物 ,如女小儿语、闺训千字文、改良女儿经、女四书包括女诚、女论语、内训、女范捷录等;内容多为灌输“三从四德”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也包括部分女子日常生活常识的内容;

第三阶段 ,清中叶民国初年;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 ,原有蒙学教材已不能满足需要 ,因此才有扩充蒙学教材的出现 ,除了改编和续编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外 ,还有三千字文、万字文、千家姓等;另外 ,面对新式学堂所编教科书未能吸收和继承传统蒙学教材的优秀遗产现象 ,当时政府和许多文人都在尝试改革传统蒙学教材 ,使其在内容上、编排上更具有科学性;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 ,终于 1903商务 商务印书馆前身编印了我国第一套小学用的最新教科书 ,这套书在教育界占势长达十年之久 ,其影响十分深远; 二、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特点

1. 识字教学与品德培养紧密结合 ,具有较深的文化内涵;有的蒙学教材侧重知识教学 ,甚至重点在教识字上 ,但也设法灌输一定的思想内容和品德要求 ,如百家姓、千字文;有的蒙学教材侧重进行品德培养 ,但不忽视知识教学 ,如三字经、名贤集、弟子规等 ,都有丰富的知识性;人们称三字经“若能句句知诠解 ,子史经书一贯通”,可见三字经不仅是儿童的识字教材 ,更是一部集萃古代文化知识的百科全书 ,这正体现了中国古代蒙学教材识字教学与品德培养紧密结合的特点;

2.多出于名人之手;社会知名人士或着名教育家、学问家许多都亲自动手编撰过蒙学教材 ,这不仅有利于保证教材的高质量 ,更有助于提高教材的声誉和权威性 ,便于扩大教材的影;如流传久远而广泛的三字经出自宋末大学问家王应麟之手 ,清代章太炎对其做过改编和补充;

3.内容稳中有变;教育实践中效果明显的教材在内容上要力求稳定 ,使社会和家长、学童对其建立起信任感;同时 ,还要不断地进行修订、增补和更新 ,从而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流传至今的多数蒙学教材正是如此;如千字文、三字经等流传久远的蒙学教材 ,虽然连续使用数朝数代 ,时间长达百年之久 ,但内容却又不断修订、增补和更新;三字经经多次增补 ,还新编多种三字经;另外 ,有昔时贤文,又有增广昔时贤文;有女儿经,又有改良女儿经等;是由于不断修订、增补和更新 ,才保持了传统蒙学教材的稳定地位;也正因为保持了蒙学教材的稳定地位 ,才提高了人们对更新后的蒙学教材的信任感;蒙学教材编写和使用方面的这经验 ,值得重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IO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