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略谈元曲的传承和开发》,欢迎阅读!
![元曲,传承,开发](/static/wddqxz/img/rand/big_13.jpg)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略谈元曲的传承和开发
作者:李同振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2010年第03期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是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自序》中提出的著名论断。元凸,中华古典文学之瑰宝,与唐诗、宋词鼎足而立;然而,当今学术界,往往对诗、词关注,而对元曲却少问津。元曲是对诗词的继承,更是改革、创新和发展,从来没有一种诗歌体裁像它那样走近平民市井。它在我国文学史上散发着灿烂光彩,理应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元曲进行研究学习和开发,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当今诗词改革创新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元曲是金元时代在北方“俗谣俚曲”基础上生成的一种新诗体,包括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散曲分小令和套曲两大类,曲剧则是元杂剧的唱词。南宋末年,词作片面追求形式辞藻而走向衰颓。随着金国入主中原,元朝统一中国,源于少数民族的乐曲和民间小调等结合,宋词地位即被元曲所代替。正如明人王世贞《曲藻·序》指出:“曲者,词之交。自金元入主中国,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元曲出现,在百花争艳的中华文学园圃里,增添绚丽奇葩,其形式和风格,元曲都别于传统诗词,是对格律严森体制的大胆反叛,是一场新的文化革命。
一、元曲打破诗词字句一成不变的枷锁。呈现一定的新诗元素。表面看,词和曲,都是长短句,而每一词牌则有严格句式和字数;惟曲篇不然,作者可以在规定的字数之外,酌意添加“衬字”。例如元曲名家马致远的同一曲牌: [南吕]四块玉·恬退
绿鬓衰。红颜改,羞把尘容画麟台。故园风景俵然在,三亩田,五亩宅,归去来。 [南吕]四块玉·天台路
采药童,乘鸾客,怨感刘郎下天台。春风再到人何在?桃花又不见开,薄命的穷秀才,谁叫你回去来。
前首系曲牌本身所定,另首的后三句前面都增加了衬字。
在元曲里,何句可用衬字,每句衬字若干,并无定数。衬一字几字十几字乃至二十字者都有。甚至还有超出曲牌本身数倍之多的衬字。必要时,亦有增加衬句者。这样,同一曲牌,字数可无拘,句数允不等。真有几分现代之新诗元素。谁说国人无“新诗”?十五世纪西方大闹文艺复兴之前,元曲早已冲破诗词定式枷锁,元曲韵部放宽,平仄通押,不避重韵。随添衬字,率先加入新诗元素。“五四”运动,在反封建同时,把格律古诗狠批一通,把新诗大加抬举,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I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