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

2022-11-23 21:29: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班级文化建设》,欢迎阅读!
文化建设,班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班级文化建设

作者:文/邓涛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4年第05

要:斑会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上好班会课要讲求方法,要制定规划,让学生真正喜欢班会课。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班会课

班会课,往往是班主任的独角戏。总是班主任一个人用不同的语言去重复一些相同的观点和态度,三年下来,班会课不但成为班主任的负担,也成为学生的负担。为了减轻大家的负担,许多的班会课也自然变成了批判会、考试课、自习课,一些班会课被给了任课老师,也是不得已之举。

作为班主任,我也曾有过上述的烦恼,为此我也对班会课怎样上?做过一些尝试和改变,对班会课有了新的认识,现将我的感受总结如下。 一、班会课要有计划

班主任一接班就是三年。对于三年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成长的规律,班主任要有一个宏观的班级建设规划。为了配合这个规划,班主任应该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制定一个班会课的规划。

下面是我在近两届学生班会课的规划:

高一年级,为高中的起始年级,班会课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上。所以,高一的班会课我组织学生学习《百家讲坛》于丹讲论语。于丹讲论语共有八集:学习之道、理想之道、交友之道、处世之道、心灵之道、天地之道、理想之道、君子之道。

每节班会课,班长花5分钟总结上周班级的表现,然后35分钟观看《百家讲坛》——丹讲论语视频,最后5分钟由学生或老师谈观后感。

我发现,于丹老师对论语的生动讲解,总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 高二年级,是学生成长的叛逆期,此时的学生开始有自己的思想,但又很不成熟,我的班会课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上。结合不同的班级学生特点,给他们选看不同的主题,如我们班在班会观看过美丽中国”“舌尖上的中国”“国家地理”“说文解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些主题看似与班级管理无关,与生活态度也无关。但是学生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含量,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提升了自己的品质,描绘了对自己今后生活的期望,无疑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

高三年级,是高考冲刺的年级,一般来说,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压力大,生活相对单调,但也是学生思想逐步成熟的一个年级,我的班会课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上。在高三的班会课上,我组织学生观看CCTV新闻周刊。让学生了解一周国家的大事小情,让白岩松教大家怎样辩证地看待事物。我校原来的朱毛智书记对这样的班会课很感兴趣,并亲自参加了我们班的两次班会课,他认为这样的班会课对学生高考作文很有帮助。 二、班会课的形式要多样 我们班的班会课一般有四种形式:

1.主题班会。根据学校的活动,结合学校班级管理规划开展的主题班会。如,开学后的新学期、新面貌,重阳节的孝敬父母,三月份的学习雷锋。主题班会由班团支部书记负责组织。主题班会一则是完成学校的工作任务,也有一些主题班会根据班级建设的需要展开,成为全班学生都能参与的班会课。

2.专题班会。不同时期的班级文化建设,总会有一些相对固定的班会内容。如,高一新生自我介绍会。高二年级学习负担加重,针对班级的情况,我们班开展了学习经验交流会进入高三,我们班召开了高三动员大会”“高三誓言主题班会。开学初或放假后,针对班级学生懒散的现象,我们班召开过重新学习班规主题班会。

3.定期班会。每次月考结束,我们班都会召开考试分析会”“家长会情况通报会。由班主总结一个月来班级的学习情况,表彰优秀学生,鼓励进步的学生,指出班级中需改进的学生。

4.常规班会。就是我上面提到的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学习百家讲坛,提高了班级的品位,提升了学生的素质。

三、班会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班会课案例1:一次于丹讲论语的常规班会课上,当学生观看完了理想之道后,班长主持进行常规的学生自由讨论。万×同学发言:论语的确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但于丹老师把它讲得太理想化了,是不符合现代社会的潮流的。网络上北大、清华的大学生大都表示反对于丹的论语观,如果让于丹的观点走向社会,肯定是到处碰壁。我们学习这样过时的观点还合适吗?顿时,全班学生鸦雀无声,大家都用眼光看向我。漫长的半分钟后,班长从我没有态度的表情中看出,班主任这没有答案。于是继续主持。团支书发言:我也看到了北大、清华的十博士联名反对于丹的论语,但我们也要注意到于丹老师的讲述,引发了广大学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引发了学者的激烈争论,这就是她的功劳。就算是她只是抛了块砖,但毕竟引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了玉啊!她生动的语言、贴切的故事,引发了我们对理想的思考。三三两两的学生发言后,班长总结发言:我们从于丹老师这里学习了论语,大家有争论,说明大家已经学会了思考,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论语,每个人心里也都有自己的理想

看到学生的发言,我觉得自己太有成就感了,因为我觉得我的学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学会了理解、宽容不同的意见。

这个案例也给我们一个启示:不要回避争论,争论后产生的结论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更深远。

班会课案例2:学校将在高中年级开设党课,我们班有两个参加党课的指标。我把班长和团支部书记请到办公室,问:你们想成为党员吗?不假思索且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想。于是下面就是我苦口婆心做一番思想工作,两位学生都同意去参加党课学习。党课结束后,我又把两位同学请来,请他们在班会课上给大家上一堂党课,感谢学校对待党课的认真态度,两位学生党课前后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有了彻底的转变,一堂学习党章的班会课,从学生羡慕的眼神中看出,大家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

这个案例给我的启示是:学会利用多种力量去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学生自己的这种平等的教育,往往比老师、家长这样自上而下的教育更有效果。

班会课案例3:看完舌尖上的中国,班长组织大家回味视频上的美味。一位学生端出上午没吃完的拌粉,开玩笑地说:这是:舌尖上的高中。大家哈哈大笑,看着学生讨论着的产地、店铺,拌粉的作料,最好吃的拌粉在哪里。我也有一种的感觉。

启示:班会课上要有争论,有意义、有思想的碰撞。但我认为,班会课上最不可少的应该是笑声。

敬重班会课,认真对待班会课,上好每一节班会课,也让学生喜欢我们的班会课,还需要我们的班主任花更大的心思。上好班会课,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 编辑 马燕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Gx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