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一(3)班刘陈家长之《育儿心得》》,欢迎阅读!

育儿心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自人类文明诞生至今,无限存在的永恒课题。它延续至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仍是我们无法回避、必须重视的问题。父母在社会中实现自我,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更应把教育好自己的后代,完成生命的自我延续作为重要事情来抓。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从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时间,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到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每一位家长都任重而道远。
我原来一直在电视台工作,由于工作较忙,没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陪孩子学习、聊天、游玩……更不能像许多的家长一样,每天通过孩子的言行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掌握孩子的思想和学习动态。现在到了机关工作,上下班时间相对固定了,也就有时间来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把教育孩子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做。从孩子一出生,我们就对他充满了无限的爱,用我和我爱人的姓组成了孩子的名字——刘陈,他的每一步成长都让我们欣喜无比。对他的教育问题,我也在不停地总结和思考,期望他做一个行为文明、心理健康、知识丰富、生活快乐的人。我的教育方法是要求孩子对待任何事物要有积极的心态,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义务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简单归纳以下几点:
一、爱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一个亲切的拥抱,一个浅浅的微笑,一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会使孩子很自然地感受到父母给予的爱。对孩子平时表达出来的观点要表示重视和理解,并予以积极鼓励,让孩子感觉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为孩子树立信心打下基石。我对孩子对大的尊重莫过于就读常熟市第一中学这件事情了,事情是这样的:孩子还在五年级的时候就和我提出来初中要到市第一中学读书,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要和哥哥(就是我外甥)一起在市第一中学读书,我当时就表示尊重和赞同,本来学区就在市一中,到市一中读书那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在六年级的时候,实验
1
中学到报慈小学来登记班级前三名的同学,对这些同学到实验中学读书表示欢迎。孩子回来一说,我心里就犹豫了,那到底是到哪个学校就读呢?尽管我花了一点时间对实验中学和市一中进行了充分对比,从地理位置、校园环境、教学成果、师资力量到行车路程等,都进行了详细测算比较,但是最后还是采纳了孩子的意见,选择就读市第一中学,尊重孩子的选择,圆了孩子的一个梦,事实上我也很喜欢市一中。我对孩子说:我相信你的选择是正确的,三年后你也要证明给我看我的选择同样也是正确的,你要和你的同学一起到省中会合再共同前进,那样就没有遗憾了。在市一中这样优美的校园里学习,将会在你人生的起始阶段留下最美好的回忆,那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呀,它会在你今后的成长道路上不断激励鼓舞着你奋勇前行。
二、鼓励孩子敢于迎接挑战。当今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让孩子主动思考问题,独自寻找答案,遇到困难和挫折不气馁,鼓起勇气战胜困难继续前进。孩子在家做作业要独立完成,我不是很赞成家长帮助孩子批改作业,我爱人原先一直乐于此事,后经我屡次劝说,现在也不表示赞同我的观点了。因为随着孩子学习的深入,家长有的题目也不一定会做,到时你怎么办?有时孩子碰到很难的题目经过很长时间思考还是做不出来,那家长就可以适时予以帮助,和孩子一起共同思考解题思路,寻找题目答案,让孩子多开动脑筋,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平时简单的题目让孩子自己完成并自己检查,父母不应过分干预,这对于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不利的。
三、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与孩子共同成长。“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人教师,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父母是孩子的镜子,要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应是那样的人。要想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那你的影子是如何的高大清晰,就需要家长认真的刻画自己的形象,不能模模糊糊歪歪扭扭,到时连自己都看不清楚就不好了。在这一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EC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