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道德经》:细水长流,以待迸发》,欢迎阅读!

1
流水不争先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无常形,顺势而为,为而不争,方达所愿。可以削平山川却堵不住流水。“不争先”不是不求上进,而是尊重自然规律,不破坏均衡,不因小失大、迷失自我。 做事不能靠一时性急,而要脚踏实地。就像流水一样,水慢慢地流淌,它不去争先后,而是在一点一点地积攒自己的力量。到时候,有力量了,还在乎什么先后呢?
细水长流,以待迸发。经验要靠经历才能获得丰厚的积累。智慧不是一蹴而就,通过思考感悟后,循序渐进,拥有发现细微的慧眼,待到力量充足,一击而破。 2
嗜欲深者天机浅
一个人的*过多,就会相应地缺少智慧与灵性。玩物丧志,贪欲败身。生活中贪财、贪权、贪色的人,没有不迷失心智的,而迷失心智,正是祸害生命的开始。
一个人如果不以事业和修养为重,不懂得节制*,随时都会陷入可怕的危机。没有自制力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3
君子知命不算命
万事万物有时、有运、有势。“时”是时机,有天时而运气未至,也难免落空;“运”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和合,三者没和合时,运自然不动,运不启动,人也受困;“势”是势差,势差越大,能量越大,犹如瀑布。这三者合在一起,就统称为“命”。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知命,首先是知“己命”,就是要知道作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该如何立身、处世;其次是知“天命”,有了人生阅历之后,感悟到天地自然之道,从而能够顺天应命。一个人知命以后,心中没有疑惑,能够坦然接受一切,自然不需要算命。 4
人有千算,天则一算
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小算盘,算计着自己的收益,进而算计着别人。千算万算,人算不如天算;算来算去,算自己!天就一算,算什么呢?算每个人的“德”。
天地无私,唯德是亲,积一点德,就修一点福。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人若忠厚,福必随之!
5
人情世态,不宜太真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世俗的人情根据人的处境穷通而变冷变暖,人的脸也随着对方地位的高低,而变得热情或者冷淡。
趋炎附势,是世人之常态。认识到这一点,就应当看淡人情的变化,失意时受到冷落,也不必骂一句“狗眼看人低”;得意时受到追捧,也不必飘飘然,还是要保留一点清醒! 俗话说:“凡事不能不认真,凡事不能太认真。”真诚待人,以真面目见人,这个要认真;至于对方是否真诚,是否真面目,却不必太认真! 6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直挺拔的树木先遭到砍伐,水质甘甜的井先枯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常立于人前,必遭人忌恨!“见不得别人好”的心态,是人类忌妒情感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所以,一个人有才华是好事,但是不要四处张扬,锋芒毕露。恃才傲物,只能显出自身的浅薄,也会给自己带来灾祸。 7
中和为福,偏激为灾
心态平和,做事中庸,这样的人是有福的,而性格偏激执拗的人往往生活不顺利,甚至惹来祸患。
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有人向他推荐了几个人才,其中一个是刘锡鸿。刘锡鸿文笔很好,下笔千言,善谈天下事,在当时很有名气。接见后,曾国藩认为,刘锡鸿“满腔不平之气”,恐怕不能长久。不久,刘锡鸿作为副使,随郭嵩焘出使西方国家,两人意见不和。 刘锡鸿写信给朝廷,说郭嵩焘带小老婆出国,与外国人往来密切,有辱国家形象。郭嵩焘也写信给朝廷,说刘锡鸿偷了外国人的手表。当时主政的是李鸿章,与郭嵩焘关系密切,于是将刘锡鸿撤回,以后不再设副使。
刘锡鸿对此十分怨恨,上书皇帝,列举李鸿章有十大可杀之罪。当时朝廷正倚重李鸿章办外交,没有理会刘锡鸿。
刘锡鸿气愤难平,变得更加偏激,常常对人出言不逊,同乡对他都敬而远之,刘锡鸿设宴席请客,竟然没有一个人去,不久他忧郁而死。 8
少事为福,多心招祸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一个人的幸福莫过于没有烦心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A0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