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汉字字形看女性地位的变化》,欢迎阅读!
从汉字字形看女性地位的变化
作者:秦浩 赵兵
来源:《今日湖北·下半月》2011年第02期
摘要上古先民造字时,是通过他们的视觉意象来表现身边的事物的,上古先民造字时,是通过他们的视觉意象来表现身边的事物的,我们可以通过上古汉字字形来了解中国先民们的生活本文着重分析那些代表女性在社会中不同地位的字,从而推知女性地位在上古时期经历的三个阶段:高于男性、过渡时期和位于男性之下,解读女权在上古时期衰落的过程。 关键词符号 字形 女性地位 甲骨文和金文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088-02
一、关于从字形和符号的角度探究先民生活的可能性
大约在距今6000-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我国进入了母系氏族公社的高潮,达到繁荣时期。母系社会中是以母系血缘维系的,并且由母系关系传递,女性地位高于男性,儿女只知其父不知其母。这是由于母系氏族社会中“生育”成为繁衍部族的重要凭借,因而女性生殖崇拜就成为了必然。甲骨文作为最早的成熟的汉字系统,大约产生与公元前3500年左右。这个时间,却是在我国先民进入父系社会不久,还留存着大量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由于文字的演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从成熟甲骨文的字形看出3500年前乃至更早一个时期的历史。
要研究上古时期女性地位的变化,首先我们需要先对甲骨文中代表雄性的符号“△”和代表雌性的符号“▽”有一个了解。由于甲骨文符号的象征性很强,因而“△”恰似男性生殖器的形状而“▽”恰似女性阴阜的造型,甲骨文中不断出现“△”和“▽”的造型,这恰好也符合原始人生殖器崇拜时代的特性。现在西方通用的表雄性的“€M;”和表雌性的“€M9”也是脱胎于男女性征。因而甲骨文中带有“△”和“▽”的符号的字,很有可能便与男女的区别有关。
当然,我们分析现实女性地位的字时,代表女性地位高于男性的字并不是绝对出现在代表男性地位高于女性地位的字之前。在这里,我们研究的是一种趋势,例如后文要论述的从“好”字到“奸”字,就是对女性的态度从褒赏到卑视的一种趋势、一个过程。尤其是反映女性地位高于男性的一部分字,反映的现实是甲骨文出现之前的母系氏族社会。前面分析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反映在字形中也就有了形象的解释。 二、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
在甲骨文成熟年代,虽然我国已经进入父系氏族时期,但有很大一部分字是受母系氏族社会影响的。首先,我们来看“不”字,在甲骨文中写作“”,金文中写作“”,二者差别不大。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鸟为上翔不下来也”,虽然许慎没有见过甲骨文,但是他金文和小篆中的“不”与甲骨文中的“不”并无大的差异。许慎解释为鸟翔而不下,是将“不”字作为鸟头来看的。但是我国新时期的语言学家唐汉在《汉字与两性文化》中,提出了重新破译甲骨文之说,即以“▽”的符号喻意来看,“”上边是女性生殖器造型,而下部分血流状,即每月一次的经血来临。联系起来,“不”字则是女性在经血来临之际有拒绝性生活的权利,这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女性性中心”立场的一个体现。后来“不”字经过引申,成为了拒绝和否定的副词,例如《荀子》中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用法,但是最初本源则是从女性有拒绝的主导权,是女性在社会上地位的体现。
由于甲骨文和金文还处在表意文字阶段,因而除去带有“▽”的“不”“丕”“帝”“否”“才”等字之外,还有更多的是直接描绘女性形体和器官的文字,比如“女”字就是“丰乳肥臀”的形象。这些字,同样可以说明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地位之高。“”字中的两个小圆连在一起的形象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并不罕见,我们不妨看看另一个字“幺”,在甲骨文中写作“”,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幺,小也,像子出生之形”,因此我们很容易从“子出生之形”联想到“”成一个女人的脐带状,由此产生了“初生之子”的含义。那么我们来解释“系”字时,便不难发现,“系从爪、丝”也是由脐带的形象衍生出的,在最初造字时,“系”是特指生育阶段女子脐带,以此诞生了“延续”之义,即有了延续家族血脉的含义,后来“系”的含义就有了“世系,族系”之义。 三、对抗和融合的过渡时期
上述分析的几个字,都是甲骨文和金文中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这些痕迹并不能完全消除,可以从字形中解读其中的含义。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耕经济的普及,男性在体力上的优势逐渐凸显了出来,以此必然伴随着男性地位的提高。然而任何历史现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样男性地位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某一个时期,必然有着社会中男女地位相近的情况,这一点是在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中间状态,这一个阶段,大量带有中性色彩的字出现,我们无法通过这些字来判断社会上男女地位孰高孰低。在这里,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安”字。“安”字在甲骨文中写作“”,《说文》解释为“静也从女在宀下”,即“室中有女即为安也”。有的人提出疑问为什么室中有女而不是室中有男才是安呢,并认为“安”这是女性地位高于男性的标志。其实不然,在母系社会末期,种植五谷、驯养牲畜已经在社会中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因而“室中有女即为安”恰恰是反映了在当时男女已有了明确分工,虽然还处在母系氏族社会,但是男女地位的差别以逐渐缩小、趋向于平等的现象。
人类社会发展在原始阶段是缓慢的,据考古学家发现,中国自公元前7000年——公元前4000年的时间里,都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时期。这期间也恰巧是迄今发现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酝酿并且走向成熟的时期,这期间既有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又有父系氏族社会的萌芽。但是我们很容易看到,这期间有大量的描述生活的,体现着男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7D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