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教育是师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2023-05-11 17:36: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公德教育是师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欢迎阅读!
教育,师德,公德,主要,社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公德教育是师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作者:王海平

来源:《速读·上旬》2016年第01

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人民教师不仅肩负着传授文化知识的光荣职责,也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崇高理想的布道者,社会规范和价值的传递者。因此,教师应遵守社会德,在提高自身社会公德素养的同时言传身教,给学生树立社会公德的道德楷模。本文则社会公德的含义入手,对社会公德教育的必要性与内涵进行阐述分析。 关键词:社会公德;师德教育;道德缺失;必要性

现代文明的进步,良好的社会公德成为新时期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整体道德教育缺失,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学校作为教书育人之地,自然成为社会公德教育的基地,也是培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源地。面对整体道德教育的缺失,做好对教师社会公德教育成为做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因此,提倡师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队伍,提高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键。 一、社会公德定义与特征

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生活秩序,调整人们相互间关系的一种公认的社会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每位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都必须具备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具有以下典型特征:

第一,群众性。社会公德所反映的是整个社会成员的意志与要求,从而保障每位社会成员的利益。第二,共同性。社会公德作为现代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中最为简单的行为规范,需要每位的社会成员共同遵守,并受到该规则的约束。第三,继承性。社会公德作为人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不断积累的结果。第四,简易性。作为一种广泛遵守的行为约束,具有典型的简单、方便、明了的特性,只要具有思想意识的人,都能够做到。 二、社会公德教育在师德教育中的内涵

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却有所倒退,各种不文明现象充斥在教师队伍中,并呈现出蔓延的趋势。如收受学生家长贿赂,教学中常使用脏话等现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整体道德的高低与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提高社会整体的社会公德,就必须从教师师德教育做起,并体现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

2.1 社会公德教育两个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公德作为社会道德的重要基石和基柱之一,更是对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好坏进行评判的重要标志。一个社会,一个群体,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自觉的遵守当前的社会公德,就很自然的可以抵制社会中存在的不良风气,防止这些负面东西的滋生,促进社会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能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当前改革开放下受到拜金主义、物欲思潮的影响,对教师开始社会公德教育则显得尤为必要。

同时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并以培养四有新人作为根本的任务和目标。因此,教育的作用则显得尤为突出,通过在教师师德教育中广泛开展社会公德教育,让广大的教师遵守和践行社会公德。

2.2 社会公德教育是重职业道德,轻公德修为的必然选择

教育以发展学习者人性、培养学习者人格、改善学习者人生为目的。教师在不断探索教育方法的同时也越发显著的重视自身师德与专业素质的修养。教育部门定期定量的对教师进行专业水平提升培训,对教师师德有了进步的考核评价机制。然而这就社会公德而言,只是在人与人的关系层面进行了提升,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层面上看,教师的社会公德意识普遍较薄弱。如学校禁止学生上课用手机,但是教师的手机经常在课堂响声震天;学校限制学生交通工具,以节约资源,但教师却独占停车车位。

2.3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行为缺失的必要路径

公共道德的基本行为准则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这些行为准则能维持正常、有序、健康的公共生活,体现民众的修养、学识、素质水平。人的行为举止既反映社会个体的道德修养,也说明社会群体的文明程度。教师这一社会成员在工作境和社会生活环境中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德准则。就工作环境而言,教师随意吐痰、大声喧哗、随处可见。社会生活环境中,教师违反社会公德准则的新闻屡见不鲜。因此,要带动广大的学生遵守,就必须从教师本身出发,才能带动整个社会公德的发展,让人人都遵守社会公德。 三、社会公德教育在师德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因此,从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角度对社会社会公德教育在当前师德教育中的体现进行分析。

第一,遵纪守法,履行职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来讲,首先要带头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规,遵守单位、部门的规章制度,同时在教学中努力的履行和实践一名教师的职责和使命,从而为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贡献自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二,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资源。教师必须带头爱护身边的公共财物,包括交通、水电、通讯等设施,同时带头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古迹、文物、自然景观等,从而成为自然环境的保护者。

第三,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在社会生活中,教师要带头文明用语,举止文雅。教学中带领广大的学生说普通话,规范汉语用字和文明用语,不说脏话、粗话,不恶语伤人,在生活中衣着整洁,行为讲究,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公共秩序当中,要尊章首节,相互帮助,不再公共场合吸烟,文明礼让,遵守交通规则,负责社会和城市管理;公共场合中不乱扔杂物,不乱贴乱画;破除旧有的社会风俗,不搞封建迷信,诚实劳动,关心别人。 第四,遵守社会守则,维护社会秩序。在生活中自觉带头遵守各种文明守则,如文明守则,职业守则。同时教师针对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各种不文明现象要用于承担,并积极指出,从而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 四、结语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从自己做好,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德,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才能为学生树立道德楷模。因此,对于师德教育中开展的社会公德教育,其不仅是当前社会公德缺失带来的必要,更是对当前物质文明发达下的精神文明的一种补充和支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iL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