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加强思想引领增强团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欢迎阅读!

加强思想引领·做有力后备军
演讲:龙志斌 编:彭诗棋
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高校团组织长期以来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成长的需要,团结和带领青年学生跟党走,全力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在高校的改革和建设中发挥着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团的建设。会计学院团总支将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广泛组织开展有关工作和活动,拓宽团的阵地,丰富团的活动内容,教育和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一、共青团组织对校园建设工作优势性分析
1、政治优势。作为党的青年工作的得力助手,共青团组织的政治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党章明确指出“共产主义青年团适当的助手和后备军”尤其是新时期团组织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使团组织政治性和先进性的色彩更加鲜明。和谐校园建设必然落在共青团的肩上。
2、信息汇总及传播优势。团总支能够有力整合团内精神文明建设的精华,根据新时期青年的需求特点,创造新颖活泼的活动形式和精神产品。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会计学院”微信平台等一系列网络体系的建设,确保系统内的信息资源得到最快速的有效利用。 3、品牌宣传优势。多年来团总支在实施的各项活动中,创造了一大批有独自特色的如“筑梦青春演讲比赛”、“5·25阳光心理活动”等品牌项目。这些品牌项目塑造了团总支崭新的形象,扩大了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
4、人才整合优势。团总支每年致力于在会计学院大一新生中挑选优秀学生精英努力培养,为他们成长成才提供有利的条件,从而保证团的事业中有一批职业化的专业技术骨干队伍。
二、高校共青团面临的新挑战
1.团的组织建设特别是基层组织建设面临挑战
商学院作为一所优秀的高等院校,团员率近达到100%,如此庞大的共青团团员组织,却不能更好的凝聚起来发挥力量。伴随各高等
院校学分制的实施,原来意义上的班级团支部已经被选择同一门课的新型上课班所替代,并且这种新的班级随时会伴随一门课程的结束与一门新课程的开设发生变换与更替。团员之间的交流得到一定的限制,基层建设更加困难。
2.团总支视域扩大与实际工作难以开展之间存有矛盾
团总支发展需要全方位参与学校的建设与管理,特别是发挥共青团的优势为学校提供政策建议更是势在必行。但这一趋势的必然性并不意味着事实的可行性,因为这既需要处理好共青团与其他相关组织的关系问题,又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与扶助,还有老师领导对团总支工作的重视。
3.部分团员的信仰面临巨大挑战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各方扑面而来的不同的价值观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动摇部分青年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
而与此同时,部分学生中则出现了一种世俗化倾向。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青年人中出现了青睐物欲功利,漠视崇高理想、精神的趋向。他们没有高尚的理想与理念,只是用世俗的标准去衡量一切,任何事情追求一种形式的自由,排斥所有不符合自己要求的事情。他们追求的 “不再是生活意义的揭示、审美的情趣与知识更新的增长”,而只是满足生理的需要与暂时的精神满足。他们漠视主流价值观念,不关心国家、不关心政治、不关心集体。青年主导价值标准的缺失,实际上就是共青团的主导价值受到挑战,就是共青团导向性的缺失与实践中的弱化。
三、如何有效发挥团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
1、加强共青团新时期的理论研究,培养促进校园建设的学生干部队伍。整合借鉴其他组织优缺点,听取师生合理建议,并将理论有效落实。在对委员的选择上严选优秀人才,始终秉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培养多面型学生精英为团总支发展效力。
2、推进团总支工作社会化,促进高校与社会的广泛交流。和谐校园的建设必须依托和谐社会的建设,这是一项全民工程,共青团组织决不能闭门造车,高举象牙塔。必须深入社会,加强与外界的链接,
多开展校外体验类活动,以获得更广、更快、更多的信息为我所用。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作为其中思想最活跃、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团总支发展工作不能只局限于高校内部。调动全社会的和谐力量和取得的成果,将校园建设延伸到校外,同时发挥高校对社会的辐射作用。 3、团总支必须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发挥制度建设的导向、激励和规范作用。团总支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创造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在先进份子的奖评比如优秀团干部、团员的评选和公示制度,在发展党员过程中的团支部推优制度,选拔团委学生会干部的选举制度等会议上做到遵守制度、坚守原则。
4、加强服务功能,为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支持。共青团的服务功能,是指共青团的各项工作都必须以全面关心青年的成长为出发点。团总支要服务于学生群体,应当在帮助青年解决学习、就业、情感、社交等问题方面进行实实在在的努力。为青年服务是广泛团结青年的前提。首先,从创建和谐团支部、和谐班级等入手,重视“5·25心理活动”调动学生身心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以增强基层团组织的活力、影响力。
5、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活动的宣传和吸引力。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校园文化通过多姿多彩的活动以及其形成的环境和氛围、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教育功能实现于潜移默化之中。团总支始终以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为目标,以课外活动为依托,与素质拓展计划紧密相连。我们将延续往届优秀活动的精神,并使之得到进一步升华,把“筑梦青春演讲比赛”、“5·25阳光心理活动”这两大活动经典办得更加出色,并以打造又一经典为目标创造开展更多具有优秀教育意义的活动。
相信团总支能将作用及影响力发挥到最大,在未来越走越远,越来越好。也希望学校各领导重视团学组织在校园建设中的优势性,扶持高校共青团按照团章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积极为团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源,促进团的发展,增强团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f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