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风气比制度更重要》,欢迎阅读!

风气比制度更重要
宫延庆
风气治本,制度治标,搞企业要标本兼治。
搞企业要既抓技术、又抓管理,上升到认知学上,技术 叫“细”,管理叫“大”。“大”与“细”的概念,在《道德经》第六十三章说“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对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启发意义。
“大”与“细”的概念,在《道德经》第一章里还有“徼”与“妙”的说法。“故常无,以观其妙;常有,以观其徼”。“妙”可理解为细微精致之处,“徼”可理解为整体构架之处。
在认知学的“工程理念”中,“大”可以理解为逻辑层,“细”可以理解为技术层,所有做事情的道理,都是如此。认知学的好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讲清楚了,所有的领域都可以运用,非常简单方便。
在政治经济学里面,技术又属于“生产力”,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对基本范畴,管理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的。所谓管理,其实就是照看好整体的平衡,整体不平衡,事情就会失败。
管理要以技术为基础,“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大作于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企业的风气就好比人体的元气,元气耗尽了,生命就结束了。元气是人体的源动力,风气也是企业的源动力,这就是企业为什么要搞好“企业文化”的道理。“企业文化”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企业风气问题,不解决企业风气的“企业文化”是形式主义的,形式主义的“企业文化”是没有用的。“企业文化”的真正作用是,凝聚人心,形成合力,这样才会形成企业的“战斗力”。
有了好的风气,还要有制度和规范,制度和规范就好比人体的经络通道,没有通道,气血不同或气血乱串还会得病,或者“走火入魔”。规章制度是保证气血畅通的重要方式。
“认知学”是跨企业、身体和教育的大学问,是跨学科、跨领域、跨行当的学问,但绝对不是哲学。
风气是怎么来的呢?主要是两条。
一是开创,二是传承。两者互为因果,就像种子和果实,鸡与蛋的关系一样。 一般来讲,一个企业的风气,与开创者“老板”的个人风格有关。同时在长期传承中,又增添了许多领导者的个人“特色”。
这个道理,在美国的“通用电器”表现的尤为突出。同样,在我国许多传统的品牌家族企业中,也非常突出。
所有这些道理,给我们的唯一启发是, 做好“传承”,是企业走向未来的根本。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bn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