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电大家庭教育学期末综合练习题》,欢迎阅读!
![练习题,电大,家庭教育,学期,综合](/static/wddqxz/img/rand/big_5.jpg)
家庭教育学期末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简化的方法对孩子的心理实施影响,并能迅速产生效用教育方法。 超常儿童:智力发展或某种才能显著超过同龄儿童一般发展水平的儿童。
低常儿童:智力发展明显低于同年龄儿童平均水平并有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 反暗示:是指家长利用外界刺激物的信号引起相反的反应的一种教育方法。
感染:是人们相互影响的一种互动方式,是人们通过某种方式引起相同的情绪和行为。
个性:就是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的个体心理特征。
核心家庭:是由父母和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这种家庭的层级关系是两代人,垂直的关系就是亲子关系,水平的关系是夫妻关系和兄弟姊妹关系。
家风:指一个家庭在多少代的蕃衍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生活方式、传统习惯、家庭道德规范,以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方面的传统。
家庭互动:是家庭成员对相互交往所作出的反应。 家庭教育: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原则:是指根据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任务,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在总结成功家庭教育经验的基础上而提出的,家庭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家庭结构:是家庭诸分子不同的层次和序列的结合。其结构形式一般分为单身家庭、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等。 家庭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家庭中的生活活动的典型形式,包括家庭生活观念、家庭生活活动和家庭生活条件三个基本要素。 家庭生活环境陶冶法:是指家长有意识地创设一个和谐、良好、优美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子女置身于其中,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庭文化:指的是一个家庭世代承续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家庭道德规范以及为人处世之道等。
假相倚:指的是每个人只对自己作出反应,他的反应很少取决于他人的反应。
间接暗示:是借助于人的行为或其他媒介,将家长的意图和对子女的要求、期望,间接地提供给子女,使子女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有健全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有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 模仿: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作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
亲子关系:首先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其次亲子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它是法律保护下的血缘关系。 生活实际锻炼法:就是通过指导孩子身体力行、亲自去做,让孩子形成家长期望的品德、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方法。
谈话法:是结合子女的思想实际,父母有针对性地摆事实、讲道理,进行分析、论述,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认识的方法。 讨论法:是家长和子女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共同探讨问题,以便使子女在和家长平等的研讨中明辨是善恶,提高思想认识,掌握正确行为规范的方法。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家庭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实际,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以期在儿童身上形成家长所期望的特征和品质。
直接暗示:是把家长的意图直接提供给子女,使之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理解、领会。
重要他人: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在米德的自我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自然后果惩罚:是自作自受的一种惩罚手段,也即在孩子犯了错误以后不给予人为的惩罚,而是让孩子在错误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中去体验不快或痛苦,从而迫使其改正错误。
自然后果惩罚法:简单地说,就是学生犯了错误以后,不对其进行直接惩罚,而是让其从犯错误中接受惩罚和教育。 自我暗示:是指在家长的引导下,让孩子自己对自己施加心理影响的教育方法。
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思想水平、情感态度、行为习惯、个性特点以及自己和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感受、评价、和调控。
最佳发展期:心理学研究表明,整个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并不平衡,每一心理现象在各个发展阶段对某种外界影响特别敏感,心理学上称之为最佳发展期。
二.简答题
家庭教育的开放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充分利用社会生活教育子女;给子女自主的权利,让他们在实践中接受教育;父母要接受子女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性质。 答:家庭教育是一种私人教育;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育;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
简述家庭教育的方法。答: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讲究生活秩序 ;重视说服教育,以理服人 ;榜样影响;有效的暗示;正面鼓励为主;进行正确批评惩罚;重视实际锻炼 ;课外阅读指导;有节制地收看电视。
简述家庭教育的途径。 答:家庭访问、家庭会议;家庭教育咨询;家长委员会;利用各种宣传工具
简述家庭教育的性质。 答:家庭教育是一种私人教育;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育;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
简述家庭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答:家庭教育承担着为社会造就人才的任务;家庭教育承担着传播道德规范的任务。
1
简述家庭教育中的原则。 答:理智施爱 爱而不娇;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态度一致 教育统一。
简述家庭美育的任务。答:指导孩子欣赏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等艺术作品的美;布置优雅的家庭生活环境,陶冶孩子的情操;给孩子的穿着打扮朴素、大方、美观以感染孩子;让孩子参加音乐、美术、舞蹈、文学创作等实践活动;让孩子接触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美。
简述学龄前儿童家庭德育的内容。答:主要是进行道德启蒙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大体内容有: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文明礼貌、讲究卫生、不打架、不骂人、诚实、勇敢、有错认错、知错改正等。
简述影响家庭教育目的确定的因素。答:家庭根本利益;家长的经历和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家长的思想、文化素质;家长的职业;家庭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政治经验的变革。
试述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具备的能力。答:要有了解子女的能力;要有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有处理和解决的能力。
三.论述题
家长的期望对子女的教育有什么影响?如何发挥期望的积极作用?答:一般情况下,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越高则子女受到的激励作用越大,对自己成就的愿望也越强烈,结果会导致他们学业成绩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如果家长对子女没有什么期望,任期自由发展,子女也不会有上进的愿望。正确发挥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作用是有一定条件的。在一定限度内,家长的期望越高,对孩子的激励作用越大;但绝不是说期望越高越好。如果这种期望带有盲目性,超出了孩子的实际发展能力,这样的期望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很大危害。因此,在教育孩子时,须做到科学理智,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自身的能力,不能盲目攀比。
试述独生子女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把孩子摆在恰当的位置上。对孩子的期望要实事求是。全面关心独生子女。 试述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及预防措施。答:(1)家庭环境不好和家庭教育不当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指出三类不当家庭(缺陷家庭、存在不良影响的家庭、教育管理不当的家庭)(2)措施:第一,注重儿童的早期思想品德教。育第二,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第三,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第四,处理好家庭关系。第五,要特别关心犯有罪错的子女。
试述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针对性优势。 答:家长须有高度的责任性,增强教育意识,关心子女,主动了解研究子女。建立民主的家庭关系,平等对待子女,取得子女的信任。注意观察子女的言行举止,洞察子女思想,根据其行为表现做出恰当判断,以此作为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依据。
试述如何正确发挥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作用。答:一般情况下,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越高则子女受到的激励作用越大,对自己成就的愿望也越强烈;如果家长对子女没有什么期望,任期自由发展,子女也不会有上进的愿望。正确发挥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作用是有一定条件的。在一定限度内,家长的期望越高,对孩子的激励作用越大;但绝不是说期望越高越好。如果这种期望带有盲目性,超出了孩子的实际发展能力,这样的期望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很大危害。反对过高要求孩子的错误做法,在教育孩子时,须做到科学理智,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自身的能力,不能盲目攀比。 试述如何做到家庭教育的开放。答:充分利用社会生活教育子女;给子女自主的权利,让他们在实践中接受教育;父母要接受子女的教育。
试述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中就注意哪些问题正确估价自己的孩子?答:开发智力做到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发展特长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激发兴趣;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清醒谦虚,正确对待荣誉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科学地运用批评惩罚的教育方法? 答:端正批评惩罚孩子的目的。批评惩罚公正合理,恰如其分。讲究批评的方式。惩罚不是体罚。正确地对待和运用“自然后果的惩罚”。运用处罚手段要慎重。
试述家庭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答: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一样是主动的积极的影响作用,在人的身心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人们一般认为是从出生以后开始的。其实从没出生就开始了。就是“胎教”孕妇精神愉快,思想开朗,情绪乐观,心情平静,生活有规律,对胎儿生长发育就有益处,出生后父母的抚摸,亲吻、照顾、情感交流不有使新生儿产生的强烈反应,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人生以后家庭教育的开始。早期家庭教育不仅对人的思想品德成长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人的智力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中国素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人们都把家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来对待。父母对子女的终生负责。总之,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成长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在促进着每个人的成长有进步。
试述家庭智育的任务。答:1、进入早期智力开发,学习民族语言和社会生活赏识2、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开阔孩子的知识眼界5、对文化知识的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或辅助6、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的气氛。
试述家庭教育开放的必要性及途径。答:1、把孩子摆在恰当的位置上,让他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使之正确地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的价值,地们和身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的义务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对孩子的期望要实事求是,家长所提出的要求应当符合孩子的实际能力,在做出决定努力后能够达到这样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要全面关心独生子女。
四.分析题
蔡元培先生曾指出“父母闲暇了,高兴了,子女就是有不好的事,也纵容他;忙不过来了,不高兴了,子女就是有好事,也瞎骂一阵,乱打几拳。这又是大多数父母的通病了。”请指出案例中父母教育的问题所在,并加以分析。蔡元培先生曾指出“父母闲暇了,高兴了,子女就是有不好的事,也纵容他;忙不过来了,不高兴了,子女就是有好事,也瞎骂一阵,乱打几拳。这又是大多数父母的通病了。”请指出案例中父母教育的问题所在,并加以分析。答:1、案例中
2
所指的是家长对子女的态度。家长是子女的教育者,家长对子女的态度对子女的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因为家长和子女间有特殊的关系,根本利益一致,切身利害相关,家长对子女的态度,肯定会引起子女强烈的反映,从而对子女身心发展起差重要作用。家长对子女的态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家长对子女的热爱,关心的程度的方式2)、家长对子女的期望。2、一.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早成才,成大才,有的家长对孩子盲目地进行“过度教育”,强制孩子实行“早餐”“多餐”。在孩子刚刚会说话时就教他们识字,算算术、背古诗、学外语;孩子还未上学就教孩子学习小学课本上知识;孩子上学后,学完学校的功课回家还要吃“小灶”、吃“偏饭”,请家庭教师给孩子教更深更难的知识,参加多种课外学习班如音乐、绘画等等,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不给喘息的机会,恨不得把孩子迅速培养成为一个神童或无所不知的全才。
古人语“木可雕,而贫于越度;金可铸,而贫于越冶。木越度,金越冶,虽有良工巧匠安施?”这是讲雕刻工艺品和铸造物件中要注意掌握分寸,注意力度和温度才能做成精美的工艺品。对于家庭教育来说有什么启示?答:对于家庭教育来说,教养教育人,就塑造人的灵魂,这是一件非常细致的工作。不讲究分寸,掌握不好尺度,稍不注意就很有可能塑造得走了样造成教育工作的失败,这里讲的是雕刻工艺和铸造物件,培养教育人同此理相通,教育如果缺乏分寸感,掌握不好教育的尺度,动机再好,也会把塑造得走了样。缺乏分寸感,不是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不是合格的家长,家庭教育是由家长对子女实施的一种教育工作,教育都和受教育者的关系特殊,很容易感情用事,往往由于亲情的左右而掌握不好教育的分寸、尺度,因此,中外许多教育家在谈到家庭教育时,都特别重视这个问题。
鲁迅先生批评了父母不须受教的愚昧观念,是对我国过去社会不重视家长修养的批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自身修养不足不仅过去如此,现今也未完全杜绝,认为培养教育子女无须科学知识。答:事实上,家长的自身修养对成功教育子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并有相对的独立性。家庭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目标等家庭教育的重大问题都取决于家长的素质。家长自身的素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因素。
鲁迅先生在《随感二十五》一文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前清末年,某省初开师范学堂的时候,有一位老先生听感到不可思议,便愤愤地地说“师何须还须受教育,如此看来,还该有父范学堂了!”对此,鲁迅先生严肃指出:“这位老先生,便以为父的资格,只要能生。能生这件事,自然便会,何须受教呢。却不知中国的现在,正须父范学堂。”请问,案例中涉及的是什么问题?并谈谈现代社会提高家长自身修养的必要性。答: 案例中涉及的是必须加强家长的自身修养,对于成功的子女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家长是教育者,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们,发挥主导作用,而家庭教育又是一种私人教育,有很大的独立性,家长有很大的自主权。二、家长自身的素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因素,家长的素质设点,就会对子女产生积极影响,而素质低,则产生的影响,社会在不断地进步,社会生活中不断出现新情况亲问题,需要人们的思想观念随之不断更新,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不然的话,就很难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 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早成才,成大才,有的家长对孩子盲目地进行“过度教育”,强制孩子实行“早餐”“多餐”。在孩子刚刚会说话时就教他们识字,算算术、背古诗、学外语;孩子还未上学就教孩子学习小学课本上知识;孩子上学后,学完学校的功课回家还要吃“小灶”、吃“偏饭”,请家庭教师给孩子教更深更难的知识,参加多种课外学习班如音乐、绘画等等,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不给喘息的机会,恨不得把孩子迅速培养成为一个神童或无所不知的全才。在家庭教育中的这种做法是否恰当,违背了什么家庭教育原则?应该如何去做?答: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它违背了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则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要促使事物顺利向前发展,我们只能适应客观服务台,利用客观规律,而不能任意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惩罚,就会事与愿违。
在家庭教育中树立什么样的家长威信有不同的认识。有的家长认为威信就是说一不二,绝对服从。在具体的做法中,有的以重压获得和维护自己的威信,有的以高谈阔论讲大道理获得和维护自己的威信,有的以物质刺激获取威信,有的不惜以贬低别的家长作为抬高自己的手段等等。上述观念和做法有什么不妥?应怎样建立和维护家长的威信?答: 指出错误所在:要求孩子绝对服从不是威信而是一种特权意识,在教育中没有任何积极作用。上述做法也都不正确,不能建立父母的威信,在教育上不会发挥积极作用。正确的做法:以身作则。克服封建家长制的思想残余。和子女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家长间的互相支持。
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孩子不好好吃饭,总想吃点心、巧克力,爸爸对孩子要求严格,不许吃。过一会儿,爸爸有事出门了,孩子再一次提出要吃点心、巧克力时,妈妈拗不过,只好允许吃了,并对孩子说“你吃是可以的,你爸爸回来可别告诉他。”爸爸回来果真谁也没说。请你分析在家庭教育中这是一种什么现象,有什么危害?在家庭教育中正确的做法是什么?答:这是在家庭中,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不一致。这种做法在独生子女家里常常发生。这样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实际是在教孩子撒谎;而且使孩子越发亲一个,疏一个,当着一个家长的面一套,当着另一个家长的面是另一套,学会阳奉阴违。正确的做法是:1、家长应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和责任2、对子女要有全面的认识3、家长双方应相互支持配合,对于有严无慈的家长,另一位家长要时刻提醒他注意态度温和;而对有慈无严的家长,另一位家长要支持他严得起来。只有这样,两个家长共同教育子女,效果才会更好。
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孩子当着严厉家长的面,就象耗子见了猫,有话不敢说,有理不敢申,当着温和宽容的家长的面,则象换了一个人似的,言行放肆,为所欲为,对家长的管教置之不理。请你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什么危害?在家庭教育中正确的做法是什么?答:这是家长对待子女教育中态度不一致教育不统一形成的。易形成孩子心理上的不正常状态,养成欺软怕硬、见风使舵等不良习惯。家庭教育中必须遵循态度一致,教育统一的原则。具体做到:家长对待子女态度一致,一视同仁;对待子女的态度一以贯之。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X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