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

2023-02-20 12:0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多动症》,欢迎阅读!
多动症
一、详尽采集多动症的病史

家族中有无类似疾病或其他神经精神病史,患儿的母孕期情况及幼儿期生长发育的疾病史。

二、临床特点

1)活动过度:大多始于幼儿早期,进小学后表现显著。上课时小动作不停,撕书,把书本涂得不成样子,凡能碰的东西部要碰,喜挑逗,常与同学斗殴。

2)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时不专心,上课时专心听课的时间短,对来自各方的刺激都起反应。

3学习困难:患儿智力正常,但由于多动带来学习上的困难,部分儿童存在认识活动障碍和综合分析障碍。病程,通常为7岁前起病,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

4)性格失和或行为障碍:患儿多任性、倔强,情绪易冲动而缺乏自我克制能力,在集体生活中不合群,好与人争吵。行为幼稚或怪僻,行为无目的、贪玩、逃学、打架、甚至说谎、偷窃等,往往虽教育也无济于事。少数病例成年后,还留有性格和行为上的缺陷。

三、鉴别诊断

需与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期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和药物副反应等相鉴别。

鉴别标准有六项主要情况出现类似多动症的症状。精神发育迟滞,孤独障碍,抑郁症,慢性社会环境问题引起,⑤抽动秽语综合征或多种抽动综合征,⑥其它行为障碍。 因到目前为止,尚无明确的病理变化作为诊断依据,所以目前仍主要是以患儿的家长和老师提供的病史,临床表现特征,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精神检查为主要依据: 1.症状标准:与同龄的大多数儿童相比下列症状更常见,需具备下列行为中的八条。 1)常常手或脚动个不停或在坐位上不停扭动。(年长儿或少年仅限於主观感到坐位不安)

2)要其静坐时难以安静坐。

3)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4)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待轮换上场。 5)常常别人问话未完即抢着回答。

6)难于按别人的指示去做事(不是由于违抗行为或未能理解所致),如不做完家务事。 7)在作业或游戏中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 8)常常一件事未做完又换另一件事。 9)难以安静地玩。 10)经常话多。

11)常打断或干扰扰乱别人的活动,如干扰其他儿童的游戏 12)别人和他/她说话时常常听非听。

13)常常丢失在学校或家中学习和活动要用的物品,(如玩具,铅笔,书和作业本) 14)常常参与对身体有危险的活动而不考虑可能导致的后果(不是为了寻求刺激) 2.病程标准:通常于7岁前起病,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

3.排除标准:不是由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期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和药物付反应等引起。

4.严重程度分类

1)轻度:症状符合或稍微超过诊断标准所需症状,仅有微小的或没有学校和社会能的损害。


2)中等:症状和损害在轻度和重度之间。

3)重度:超过诊断标准所需症状很多,有明显广泛的学校、家庭和伙伴关系的社会功能的损害。

我家孩子整天手脚动个不停,是出了名的调皮捣蛋鬼不知道是不是多动症、抽动症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不好动反而奇怪吧?”……对于家长们的这些疑问,有关专家总结了三招,便于家长正确认识和对待孩子多动、抽动,学习困难,冲动任性等问题。

招数一

多动症有别于好动、调皮 好动、调皮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如果孩子躯体活动明显比同龄儿童多,且自控力差,不能安静下来,就要警惕您的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 研究发现,多动症与孩子顽皮有着四点本质区别:①注意力方面,调皮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能聚精会神,还讨厌别人干扰,而多动症孩子玩什么都心不在焉和无法有始有终;②自控力方面,调皮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和特别要求下能约束自己,可以静坐,而多动症孩子根本坐不住,静不下来;③行为活动方面,调皮孩子的好动行为一般有原因、有目的,而多动症孩子的行为多具有冲动性,缺乏目的性;④生理方面,调皮孩子思路敏捷、动作协调、没有记忆辨认的缺陷,而多动症孩子则有明显不足。

招数二

多动症不一定都多动 有些家长认为多动症就是有多动的表现,事实上,在多动症患儿中,有些并没有活动过多的表现。她们平时并不多动,看上去很文静,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是老师眼中的聪明笨小孩,突出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学习困难,做事拖拉,粗心大意,久而久之,易产生自卑、消极心理,出现厌学、逃学、说谎等行为。为此,有些并不多动的孩子也可能患有多动症,这一点应当引起家长注意。多动症实际上是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有三大核心症状,即注意力缺陷(通俗而言是易分心、不专心)、多动及冲动。有的孩子以注意力缺陷为主,有的以多动、冲动为主,更多的则是三者并存。

招数三

频繁做鬼脸——当心抽动症作怪 有些孩子喜欢不同场合地频繁眨眼、皱眉、抽动嘴巴、摇头耸肩扮各种怪相,有时还伴有脖子抽动,家长以为是孩子不学好、染上了坏习惯,而大声制止或批评警告,甚至棍棒相加,但丝毫没有改正的迹象。事实上正是这种主观判断上的错误耽误了孩子的治疗,因为很可能孩子患上了抽动症

多动症、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发病原因是由于儿童大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失衡所造成的。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多、自控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冲动任性;频繁挤眉、眨眼、摇头、噘嘴、耸肩、扭颈、有的喉中发吭吭、喔喔异响,说脏话等。由于大多数家长缺乏对多动症、抽动症的认识,将其与孩子好动、调皮、不学好、染上坏习惯混为一谈,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或没有选对治疗方法,致使各种症状伴随着孩子成长,导致出现自尊心差,缺乏自信,情绪严重不稳、出现抑郁、精神分裂、品行障碍和反社会人格等不良现象。 因此提醒广大家长,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上这些症状,应及早做检查或登陆中国多动症、抽动症治疗网填写病历,将有专家免费为你咨询。如被确诊为多动症、抽动症也不用慌张,只要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治疗越早,孩子恢复得也越好。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Ku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