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惜粮食教案反思(2)

2023-03-30 10:4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爱惜粮食教案反思(2)》,欢迎阅读!
爱惜,教案,反思,粮食
爱惜粮食教案反思(2)

爱惜粮食教案反思篇四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2、让幼儿明白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活动准备:儒灵童教材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1""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蚂蚁窝吗?为什么萌萌被抬进蚂蚁窝?请听故事《小蚂蚁的仓库》。

2、安静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蚂蚁的仓库怎么会有那么多好吃的?

故事总结:萌萌吃东西的时候总会把食物浪费,小蚂蚁把萌萌丢下的食物抬回了家。当萌萌来到蚂蚁仓库后,羞愧极了,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浪费是可耻的行为。小朋友,老师相信你们都是珍惜粮食的好孩子。

3""动画提问导入:你们知道我们做饭的大米是从哪里来的? 4、认真看《儒灵童》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大米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说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 (3)小朋友们今后你会怎样珍惜粮食?

5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农民伯伯种粮食非常辛苦,从播种到锄草、施肥、收割,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晒黑了脸,累弯了腰,两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才能收获粮食,我们要做珍惜粮食的好孩子,不能浪费。

三、图谱演示,判断对错教师出示两张图片幼儿判断对错。


教师看图总结:小朋友们,粮食来之不易,我们吃饭时要把碗里米饭吃干净,不掉桌上和地上,图中的宝宝吃饭时把米粒撒了一桌子,既不讲卫生又浪费,让我们一起做个爱干净不浪费的好孩子。

四、游戏互动,巩固主题名称:小鸡吃米粒准备:一些废旧的纸揉成的纸团,几个纸箱或者塑料桶规则: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变身为小"吃地上的米粒",伸出双手的食指和拇指做小鸡状。每次只可以用手夹一粒米粒,然后把""到米粒迅速的放到纸箱或塑料桶里。看谁把地上的米粒""得又快又干净,给与奖励。

五、活动延伸,主题内化(1)带领幼儿诵读《弟子规》经典。 (2)教师可在日常幼儿吃饭的时侯提醒幼儿不要浪费食物。 (3)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爱惜粮食教案反思篇五

目的要求

1、初步学习针对不同的对象(农民、同伴)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交谈 2、能倾听他人的谈话、理解他人的语意。

3学习用语言表达对农民秋收辛勤劳动的赞美和丰收的喜悦心情。 1、欣赏中外不同风格建筑的造型美,了解其历史背景以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2、感受建筑艺术的多样性,萌发对身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粮食的主要知识。

物质准备:农民秋收活动的录像,各种粮食的图片

物质准备: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天安门、悉尼歌剧院、长城、埃菲尔铁塔图片若干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 1、观看录像

⑴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季节?你在录像中看到了什么? ⑵引导幼儿说说秋收的情景,想象农民丰收的喜悦心情。 ⑶引导幼儿发准"秋收""粮食""农民"等音。

2、教师扮农民,让幼儿向农民阿姨询问粮食种植生长的有关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Ki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