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绘本《爸爸,我要月亮》导读》,欢迎阅读!

周世惠
不敢相信莫妮卡的爸爸,真的把月亮摘下来给她。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莫妮卡看到外面的月亮,她想和月亮玩,所以向爸爸要月亮。 爸爸爱女心切,找来一个长长长长的梯子,终于把月亮带回家给莫妮卡。 莫妮卡的愿望实现了,她一边玩一边看着月亮变小,最后不见了。 忽然,有一晚,月亮出现在天空,然后又慢慢变大。
为了解释一个月亮变化的大自然现象,作者兼绘图卡立(EricCarle)说一个爱的故事,巧妙运用彩*画中的拼贴技巧,让书页能够折叠、水平张开、或垂直延伸。 折叠的书页水平打开,看到莫妮卡爸爸拿了很长的梯子;而垂直翻开的那一页,看到了爸爸爬上梯子摘月亮。 但是月亮太大了,爸爸搬不回家,所以他等啊等,等到月亮变小,小到刚好可以带回去给莫妮卡玩。 这本比一般图画书稍大的版面设计,刚好表现爸爸疼爱女儿的心情,能够实现不可能的任务。
爬上梯子的顶端和月亮对话已经不容易,何况要把月亮带回家,而且是等到月亮变到刚刚好的大小? 莫妮卡爸爸帮女儿解决问题、梦想成真的方式,初次阅读给了我惊喜与乐趣。 摘月的心愿,是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的想法。 不敢相信莫妮卡的爸爸,真的帮她办到了。 小朋友从2岁开始会对月亮有兴趣,他们开始问「那是什么?」「为什么月亮会变大变小?」到后来要求爸妈帮忙把月亮请下来陪他们玩。 「爸爸,请帮我摘下月亮」以强烈的爱做背景,让小朋友探索月亮的秘密之外,发现学习的奥妙与发现的喜悦,所以成了美国许多老师的教材,小朋友也都认识书中的莫妮卡和作者卡立。
卡立还有另一本非常畅销的书「饥肠辘辘的毛毛虫」(TheVeryHungryCaterpillar),全书的色彩是鲜艳的蓝红绿,自1969年出版后超卖120万本,吃掉全世界许多小朋友的心,他从毛毛虫到蝴蝶飞翔成功,不仅让后来陆续出版的书非常好卖,他与太太芭芭拉,2002年11月在美国宾州成立了「爱瑞克卡立儿童绘本艺术书博物馆」(TheEricCarleMuseumofPictureBookArt)。
卡立出生在纽约雪城,6岁的时候随父母举家迁居德国,当他从德国有名的美术学校毕业后,他梦想回到美国重温儿时记忆。 卡立回到故居,先后在纽约时报、广告公司担任艺术设计及总监的工作,才进入儿童图画书的领域。 他独立写作的第一本书是「1,2,3到动物园」(1,2,3totheZoo),「饥肠辘辘的毛毛虫」则让他成功转型(这本书容后介绍)。 「爸爸,请帮我摘下月亮」我唯一遗憾的,是结尾:「每一晚月亮变化……变化……变化。」(Eachnightthemoongrew…andgrewandgrew…)莫妮卡对月亮变小,最后消失的心情没有被描写出来,轻描淡写的只是,「有一晚,她看到细如银刀的新月出现在天空。每一晚月亮变化……变化……变化。」执着在最后几页,总觉得故事还没写完,美好心愿实现又消失的心情是什么?
还记得「公主的月亮」这本故事书吗? 生病的小公主说她想要月亮,让国王伤透脑筋了,王宫里的智者、巫师都想不出办法,月亮那么远! 月亮那么大! 怎么可能? 聪明的小丑说:「我来吧!」小丑问公主月亮像什么? 公主说:「月亮是比我拇指小一点的金子。」国王知道马上打造一条小金圆项链挂在公主身上,可是国王担心晚上到了,公主会发现身上的月亮不是天上的月亮……天黑后小丑又出马,公主笑笑对小丑说:「你别傻了。就像牙齿掉了会长新的,花园的花被剪下来了仍会再开一样,月亮当然也会再长呀!」不似公主眼中的月亮有好几个,莫妮卡失去的那个月亮回到天空,也许是图画书最后必须回归现实的做法。 孩子长大之前,我愿意告诉孩子世界上有很多月亮,有时如弯刀、有时如小金子,就像圣诞老人是希望与分享的意义大于真正的存在,因为有一天他们长大了,会想我们一样不再梦想摘月,但是记忆是美好的,就像真切的父女之爱,这就是永恒。
有同好读者反映「爸爸,请帮我摘下月亮」书中绘图、贴画的点子,其实是来自舒柏(JamesThurber)的「很多的月亮」(ManyMoons)一书,后者尤其适合4岁以上读者,有兴趣的老师和父母一定要去找来给孩子读一读喔! 「Papa,pleasegetthemoonforme」 byEricCarle,1999,Simon&Schuster, 适合2~4岁儿童阅读。 内容简介
《爸爸,我要月亮》内容简介:小茉莉很想和月亮一起玩,但她摘不到月亮,便拜托爸爸把月亮摘下来,于是,爸爸拿了一把好长好长的梯子,架在一座好高好高的山上,努力地向上爬呀爬,但是月亮太大拿不下来,爸爸只好等到月亮变成下弦月,才把月亮带回给小茉莉玩……这是有关爱与梦想的故事,上下打开的多种折页变化,让孩子惊奇感受空间延伸的巧妙创意。孩子从故事情节中,不仅可以了解长短、高矮、大小等概念与形容词,还能从中观察到月亮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艾瑞•卡尔 (Eric Carle) 译者:林良
艾瑞•卡尔 (Eric Carle),1929年出生于纽约,是一位兼具写作与插画能力的图画书创作作家。卡尔专注于儿童文学的创作40余年,致力于为儿童打造一个自由、充满想象的童话世界,共创作了70余本有趣、美丽、富含想象力的作品,荣获多项世界着名儿童文学奖。他笔下那条最着名的毛毛虫,已被翻译超过50种语言版本,销量已过3300万,风行世界40余年。 艾瑞的画风鲜明独特,并采用拼贴方式,层叠出明亮欢乐的图样,许多书中带有特殊的立体、折页设计,赋予书本阅读和游戏双重特性。他的创作流露出童稚般的天真,表达出对自然的了解与关爱,引导小朋友从周遭事物中学习。
林良,生于1924年,祖籍福建,习惯以笔名“子敏”发表散文,以“林良”本名为小读者写作。毕业于国立师范大学国文系国语科及私立淡江大学英国语文学系的他,曾任《国语日报》主编、编译主任、出版部经理、社长、董事长,是中华儿童文学学会第一届理事长,从事报业、出版工作长达56年。林良以儿童文学工作为生平职志,至今仍为《国语日报》及《小作家》《国语日报周刊》等儿童刊物撰写儿歌故事专栏。著有散文集《小太阳》《和谐人生》等八册,儿童文学论文集《浅语的艺术》一册,儿童文学创作及翻译一百九十六册。曾获中山文艺创作奖、文艺特殊贡献奖等荣誉。
序言
大师的秘密:给孩子的极大愉悦与满足
身为爸爸妈妈,总难免有时会遭遇孩子类似这样“无理”的要求:请你把月亮拿下来给我!——面对这样的要求,你会如何应对呢?
多数情况下,我们很可能会把双手一摊,对小宝贝说:摘星星、拿月亮么,这可实在是没办法的事情啊!更为实际的家长可能还会抓住这样的机会,试着为孩子上一堂关于月亮和星星的天文课。 但你会不会爽快地说“好啊,我这就去把月亮拿下来”呢?
詹姆斯•瑟伯在1944年初版的《公主的月亮》中展现了经典的一幕:小公主渴望得到月亮,抑郁成疾,向来呼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国王也无能为力,众位大臣更是一筹莫展,只有小丑试着去探问这小女孩的真实心思,送上一枚小小的月亮饰物便满足了公主的愿望,终于皆大欢喜! 这样的故事似乎在暗示,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往往在自寻烦恼,并不真正懂得孩子的心理,也并不擅长与孩子沟通交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IM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