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慢跑运动对学生身体健康的意义

2022-10-23 10:17: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慢跑运动对学生身体健康的意义》,欢迎阅读!
慢跑,意义,身体,运动,学生
浅谈慢跑运动对学生身体健康的意义

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 汕头 515041

中职学校是我国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摇篮,《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是中国体育事业具有战略意义的宏伟工程,同时也对中职学校体育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繁重的学习力和日后社会各方面的激烈竞争,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日益受到关注。体育运动是最具有提高身体健康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健身价值,而慢跑运动有着其它体育运动所无法比拟的特点,只要经过简单并且合理的设计,完全可以在我国中职学校甚至是全民健身运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也为在校学生从事终生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慢跑的概念及健身属性

慢跑是人体的自然运动,是最简单和最基本的身体练习。

慢跑作为一种运动手段,其运动属性可以大略分为以下几点:1.面向大众,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愉悦身心为目的;2.可以采用一般(非定型)的运动方式,追求锻炼的最佳效果;3.根据锻炼者的各自特点,可以确定不同的形式和方法;4.运动场地和设备器材没有严格的要求;5.服从健康锻炼和健康教育的要求。 二、慢跑是一项最易普及和参与的运动

慢跑是田径运动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多年来,田径运动一直是各级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内容,在校学生都拥有一定的田径知识和运动基础。慢跑是人的自然本能动作,简单易学。慢跑运动,不需从头学起,更不需有专人指导,掌握一定的慢跑原则就能自己进行锻炼,不但节省了时间、精力,而且实效性好。再者慢跑运动没有身体接触,不易发生伤害事故,机动性强,选择面广,可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运动要求。练习者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控运动负荷,以达到适宜的运动状态。同时,慢跑成本低廉,更符合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慢跑运动的价值 1.生理价值

1)对呼吸系统的作用。人体在运动的时候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摄取氧,因为肌肉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来源于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氧化过程。另外,肺活量的增大,反映出肺的储备力量和呼吸器官的最大能力,是呼吸系统机能增强的标志。安静时一般人每分钟呼吸1216次,每次吸入新鲜空气50毫升左右,而长期锻炼的人在安静时呼吸深度会得到增加,呼吸频率下降。运动时,在相同肺通气量的情况下,慢跑爱好者的呼吸频率比无锻炼者要低,即经常锻炼的人的肺通气量的增长依靠呼吸深度增加来保证供氧量的程度大于无锻炼者。运动中呼吸的加深,促使肺泡通气量和气体交换率加大,使肺通气更有效,同时呼吸肌的能量消耗和耗氧量也随之下降。所以在同样的肺通气量时,经常从事锻炼的人的呼吸肌消耗的氧量比无锻炼者少,而到达工作肌的氧量却较多,使持续工作的时间的能力得到增强。无锻炼者在运动时往往呼吸节律不规则,在长时间剧烈运动中还可能因呼吸紊乱而导致呼吸肌疲劳及耗氧量增多,从而降低运动能力。长期坚持慢跑锻炼能使运动者的肺和胸廓具有良好的弹性,呼吸肌的力量增强,胸围增大。呼吸肌机能的提高,使呼吸深度加深,工作学习耐久,不易产生疲劳感,这无论对健康还是对预防疾病都是非常重要的。

2)对运动系统的作用。运动系统是由肌肉、骨骼和关节三个部分组成的。人体的活动是靠肌肉的舒张和收缩来完成的。慢跑属于耐力性项目,它能很好地提高健身者的肌肉耐力(肌肉耐力指进行长时间的运动,肌肉不会出现或者推迟出现疲劳的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体力)。经常从事慢跑运动,可以使骨骼肌的毛细血管数量增加、管径增大,线粒体的体积增大、数量增多,肌糖原与肌红蛋白增加,协调性改变。人体在运动时,骨骼起到保护、连结、杠杆的作用。提高肌肉耐力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激发骨质的形成促进骨质增强增厚,使骨骼更加结实,提高了骨骼抵抗损伤的性能。户外慢跑时在阳光下接受紫外线照射,形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在校学生如果能长期坚持慢跑,能有效地防止运动工作学习中的意外受伤,提高机体的健康水平。

3)慢跑运动对防治肥胖的作用。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学习任务重,缺乏锻炼,科技的进步使生活更便利,连日常的逛街购物都已减少。肥胖已成为中学生面临的难题之一。肥胖不仅让人行动笨拙,体态臃肿,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


康。慢跑健身对于提高和改善消化系统的机能也有很好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以10分钟走1公里的速度快步走,每分钟能量消耗是坐着工作学习时的3倍;以每分钟130米的速度慢跑,能量消耗是平时的56倍。慢跑运动,使脂肪细胞瘦小,多余的血糖被消耗而不能转化为脂肪,且适宜强度的运动,常会使人们发生正常的食欲下降,限制了热量的摄入,使机体能量代谢出现负平衡,引起体脂的减少。所以,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长期坚持慢跑锻炼能有效地保持优美的体态,增强自信心,以及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心理价值

心理健康是指具备健康心理的人,具有稳定的情绪,较好的自控能力,充分的安全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和正常的人际关系,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面对现社会的激烈竞争,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很多学生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许多所谓的文明病也由此而生。马克思曾经指出: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这些都说明了人的精神和情绪对自身健康是息息相关的。有研究表明,有紧张情绪的人,只要散步15分钟后,紧张情绪就会松弛下来。运动理学研究证明,体育活动可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勇敢果断和坚忍刚毅的意志等。

在进行慢跑运动时,人体内能产生一种叫内啡吠的物质,它被称为快乐荷尔蒙素,它有助于消除忧郁,改善情绪。还能使大脑的兴奋和抑制保持平衡,使血液和大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增多,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当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增多时,人们的情绪就愉快。另外,慢跑运动在户外进行,空气新鲜,阴离子多,阴离子享有空气维生素之称,使人精神振奋,预防神经衰弱。慢跑作为一项富有感情色彩的高尚运动,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了学生坚韧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决心。 3.学生慢跑运动的注意事项

首先,跑步应做好准备活动和放松整理活动,遵循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准备活动的效应就是使人体逐渐由安静状态过渡到运动状态。整理活动主要是对运动中所产生的疲劳有较好的放松恢复。跑步时一定要注意遵循生理变化规律,讲究生理卫生,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体质,达到健身效应。主要要注意以下三点:饭后不要马上进行剧烈活动,否则容易引起腹痛;运动中和运动后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饮水要以少量多次为宜;运动后注意防止感冒其它疾病的发生。

其次,循序渐进地进行慢跑运动。刚开始进行慢跑运动的学生,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运动量要由小到大,量力而行,掌握适宜的运动量,逐渐增加跑量和强度。

再次,跑步是一项时间较长的同期性运动,有时会感到枯燥、单调,容易产生厌跑情绪。要想从中受益,坚持才是硬道理,持之以恒,必有好处。

最后,在锻炼过程中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对于刚开始跑步的学生,可能跑步能力相对较低,无论从距离、速度上或心肺功能的状况都存在一定的难度,鉴于这些情况,可以采用快慢结合,走跑交替的方法。不要总是在操场上转圈,经常改变跑步的环境,例如:去公园、树林或草地上跑。这样既能观赏自然景致,又能提高跑步兴趣,达到锻炼目的。锻炼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因为一些轻微的疲劳感或者呼吸不适而停止锻炼,定时跑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种较好的练习方法,通常采用的有:12分钟跑、15分钟跑、20分钟跑。总之,适合自己的才是有用的,同学们一定要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调整,使慢跑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慢跑运动确实可以提高和改善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机能,此外还可以防治癌症、肥胖,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改善情绪,提高身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在学生群体中,慢跑运动很好地体现了较强的可行性、推广性与普及性的运动价值。

不管在校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身体健康,还是日后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在增强体质、发展自身身体素质、提高自身健康水平和培养意志品质为目的,积极的参与到学校体育运动社会体育运动中,成为慢跑运动爱好者,相信慢跑这一古老但依然焕发着青春活力的健身运动必将发挥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Dn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