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奇书——汉墓中的中医宝典

2022-12-26 01:53: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墓奇书——汉墓中的中医宝典》,欢迎阅读!
汉墓,奇书,古墓,宝典,中医
古墓奇书一一汉墓中的中医宝典

岐黄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说上古时期最古老的典籍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其中“三坟”是指上古伏羲、神农、黄帝三大圣人之书。古代有不少学者认为《黄帝内经》就是上古“三坟”之一,是黄帝之书;也有很多学者认为《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但是,近代以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现存的《黄帝内经》成书年代并没有那么早,现代一般将其成书年代定为西汉,甚至认为部分篇章写成于唐代。

那么在《黄帝内经》之前有没有医书呢?答案是肯定的,早在《黄帝内经》之前就诞生了一大批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素问》就提到了《上经》《下经》《揆度》、《阴阳》等先于《内经》的医书。可惜这些医书现在均不可见。

但令人欣喜的是,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从古汉墓中出土了一批医书,这些医书都是汉代与汉代以前的医学著作,行为较今本《黄帝内经》更为古雅,反映了我国汉代以前(两千多年前)的医学成就。例如有名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医书和近年来出土的成都老官山汉墓医书。

一、马王堆汉墓医书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在长沙东郊马王堆发掘了三座西汉古墓,

墓主人是西汉初年长沙国丞相利苍与其妻子辛追的墓。古墓中出土了不少珍贵的文物,如素纱蝉衣等。除外,还有一批帛书和竹木简,其中有医书十四种,包括著名的《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

《阴阳H-脉灸经》、《阴阳脉死候》、《导引图》、《十问》、《天下至道谈》


等。

1 .《五十二病方》

现存一万多字,内容是五十二类疾病的治疗方法,每类疾病的治法少则一个方子,多则二十多个方子。书中有方283首,用药247种。如治疗疽病,用白毅、黄苣、芍药、桂、姜、椒、茱萸研末,用酒送服。另外还有一些手术治疗方法,如记载了治疗痔疮的手术。

2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全书论述了十一条经脉的循行走向和主治疾病,从书的内容来看,两部灸经的成书年代早于今本《黄帝内经》。 3 .《导引图》

马王堆汉墓还出土了一幅帛画,内容是四十四个导引动作,有的图还标明了这个动作能够防治那种疾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图。

二、老官山汉墓医书

老官山汉墓是2013年在成都郊区新都老官山发掘出来的,墓的主人是西汉晚期的一位医生,因此在墓里发现了大量的医简。根据成都中医药大学和中浚教授介绍,医简有九百多根,字数两万多字,根据其内容,分别命名为《五色脉诊》《敝昔医论》、《六十病方》、《经脉书》、《诸病症候》、《脉数》、《脉死候》、《尺简》、《病源》等几部。

其中,敝昔即春秋时期名医扁鹊,因此这批医书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春秋名医扁鹊的医学思想。

从这批医书的内容来看,西汉以前的医学理论、临床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8O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