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环境改善办法

2022-12-26 13:09: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现场环境改善办法》,欢迎阅读!
改善,现场,办法,环境
现场环境改善办法

编号:1.目的

加强现场环境的管理减少或消除作业环境对生产人员的身体危害,确保现场人员身体健康,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2. 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对现场非常温作业、辐射作业、噪音等作业环境的改善事宜。 3. 定义

4. 引用内容 5. 流程

一、非常温作业环境改善 a、现场高温作业环境改善

1.高温作业环境应在不影响工艺操作的情况下合理安排热源,尽量疏散热量。 2.生产工艺或技术允许的情况下,应采用水隔热或材料隔热的方法隔绝热源

3.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必须设置多个通风口或安装工业电扇以排出对流热,降低车间的温度。

4.在粉尘较大的生产现场应设置冷气休息室,防止因温度过高而给员工的身体造成损伤。

5.现场配合工艺技术部门改进工艺流程与操作方法,不断改善高温作业条件,减少员工接触高温的机会。

b、低温的生产现场必须设立水暖或风暖的设施、设备。

c、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低温生产现场适合采用新鲜空气的风暖设备。 1.生产现场散发的粉尘(如镁粉)与水接触后会引起自燃或爆炸时。

2.生产现场散发有毒升华粉尘(如碘)和低熔点粉尘(如二硝基甲苯)时。 3.生产现场所散发的一些气体或粉尘等与散热管道或散热器表面接触后引起自燃时。

d、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低温生产现场需要采用水暖,而不能采用风暖。 1.生产现场的空气中含有病原微生物或含有害物质超过最高允许浓度和有极难闻的气味时。

2.生产现场拥有大量粉尘时。

3.生产的过程中散发大量的剧毒物质时。

e生产现场的取暖设施应与现场的存储物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因热辐射使得存储物发生变化而造成事故。

f、如采用水暖,当管道通过可燃结构时,管道应与可燃结构保持不小 厘米的距离或用非燃烧材料隔开。

g、在散发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现场,不宜采用蒸汽管道,而应该采用表面光滑的散热器,并使得散热器与墙壁、窗台、地面等保持一定的距离,便于清扫。

h在遇水后能形成燃烧、爆炸或引起电气事故的生产现场内,取暖所用热管应采用焊接连接,并不得设置阀门等管件,如生产现场设有散热器也应采用焊接连接

1 / 3






现场环境改善办法

编号:

i在低温生产现场使用散热器取暖时,散热器的表面温度不宜过高,一般保持 ℃即可。

二、辐射作业环境改善

a.生产人员在从事有辐射的工作前必须进行相关的培训,掌握辐射的基本知识与安全保护知识,经过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上岗。

b.若现场放置的设备存在或有可能存在辐射,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在辐射的源头设置屏蔽物,屏蔽物的厚度与材质以工艺技术部门提供的资料为准,禁止擅自变更

c.生产现场需配合工艺技术部将可能产生放射性辐射的流程、设备尽量密封化、自动化,尽能减少人工操作。

d.车间主任在安排生产时,应注意保证员工在辐射现场工作的时间不能太长。16 生产人员在有放射性辐射的现场工作时尽量使用长柄工具,通过增长距离来减少放射性辐射对身体的危害。

e.质量管理部门应每天派人检测有放射性辐射现场的外照射剂量和空气中、工作台上的放射性辐射强度,超过国家相关标准的应立即停工,采取有效措施直至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

f.在有放射性辐射现场从事生产的员工每天下班后必须彻底清理工作服及体表,否则不允许离开工厂。

g.员工在清理带有辐射物质的工作服和体表时,应注意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 1.清理工作服时要在常温下使用浸泡、冲刷、淋洗、擦洗等合理的去污方法。 2.清理工作服尽量不要隔夜,应在当天去污。

3.工作服的去污过程中要使用专一的容器,防止交叉感染和扩大感染。 4.清理工作服的容器也要经常去污。

5.清理工作服时的去污试剂必须使用工厂配好的,禁止随意更换。 6.清理工作服时必须去专用的场地,严禁在专用场地之外去污。

7.进行体表去污时要选择合适的洗涤剂,严禁使用乙随、三氯乙烯等有机溶剂和容易被皮肤吸收放射性物质的酸碱溶液、角质溶解剂、热水等,一般可用软毛刷刷洗,但注意不要损伤皮肤。

h.生产现场中使用电焊作业时,必须在车间单独隔出来的电焊作业地点进行,防止紫外线的辐射给其他生产人员带来伤害。

i.生产现场需要使用激光进行作业时,应设置专门的作业场所,作业场所的地面、墙壁、天花板、门窗等均应采用暗色不反光材料和毛玻璃,作业场所内部需要设置摄像头或安全观测孔以便观测。

三、噪音作业环境改善

a.机械设备所发出的噪音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四项。

1.严格遵守机械设备的操作规范,防止因错误的操作导致机械设备产生噪音。 2.定期对机械设备的主要部件进行检测和保养,保持其性能良好及排放的噪音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技术标准。

3.检查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时应注重对其噪音的检测,对于超过噪音排放标准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3W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