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思修期中总结》,欢迎阅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中总结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在这半个学期已经过去,我心里一直认为它纯粹就是一门政治课,既无聊又无趣。但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现在回想起来,我发现自己当时的想法是多么的错误,有些事真的要真正实践过后才能知道它的价值所在。现在我的想法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我的眼中,它不在仅仅是一门政治课,它是提高自己塑造自我的一门大课程。
这半个学期,我觉得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一个社会热点的问题,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剧增,就业岗位的数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因此,有许许多多的大学生,从大学毕业踏入社会后,不能找到一份工作,还在为生计发愁,甚至有一些成为了“啃老族”。通过这学期的思修课,我学到了关于这方面的内容。
大学生为什么从大学毕业后会找不到工作,大学生数量的增加这是一个原因,但这是主要原因吗?答案当然是不是。
其实,当代大学生要自己反思一下自己,不是没有工作岗位,而是自己愿不愿意去干这个工作。大学生在就业的时候,要调节自己的心态,并不是说自己上了几年大学,自己一定要有一份体体面面的工作。由于这种心态的存在,导致了公务员考试异常火爆,几百甚至几千人去挣一个岗位。而有的岗位却未人问津。
还有就是大学生的眼光太高,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楚。一毕业就想着坐办公室,而不愿到基层去,从基层做起,从小做起,而是小的工作不愿意去做。一个初生的牛犊,哪里有那么多的经验和阅历来满足你刚从大学毕业就想坐办公室的要求。
说句不好听的话,现在的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以前的大学生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差了个十万八千里。首先,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第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第三,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
当然还有不是大学生的原因,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占63%。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缺的是良好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大学里有的是教授,缺的是“教练”。 大学生月薪的市场
值平均为1600~17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有效招聘信息数量减少,有些企业存在假招聘现象。一些企业利用当
前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大学生就业的招聘信息表面看渠道多,但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少,导致就业难。
就业问题确实严峻,但是我们大学生也要迎难而上,努力去应对。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16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