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汉字和书的故事_人教新课标》,欢迎阅读!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汉字和书的故事人教新课标
很多执教过这一单元的老师普遍反响,让学生理解汉字的创造过程不好讲,特别是“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形声字〞等造字法的介绍。?老师教学用书?上还做为一个活动建议提出来:通过拼字和猜字意游戏,让学生理解形声字的组成和优势,进一步认识汉字的特色。备课时,我将其设计在“汉字的开展〞这一环节,还让学生发现由“木〞开展到会意字“林〞“森〞、由“一〞开展到指事字“上〞“下〞的过程。试讲了两次,每到这一环节,学生小手如林的情景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满脸的疑惑。
于是,我又回到最初查阅的资料中去,发现汉字造字法在初中阶段只是初步的探究,而在高中阶段才作为语文课的一个重点进展学习。我恍然大悟,用大人的脚为孩子们试鞋,是多么荒唐啊!因此,就放弃了这一环节的设计,而把发现演变的规律作为重点。但因为教材和教参中出现了有关内容,所以,对这一做法尚存疑虑。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语文课上对“汉字〞的探究主要是从“字谜〞“错别字〞“歇后语〞“汉字的传说〞等字词句段篇章上着眼,而品德课上对“汉字〞的探究主要是从“感受汉字魅力和中国人的创造力〞“培养对汉字的喜欢和欣赏〞“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与事物的联络〞等情感目的和知识、才能目的上着眼。引导不当,会把语文课上成品德课,追求纵向的、历史层面的深化探究;而把品德课上成过于追求横向的、语汇方面的广泛涉猎,难免会误导学生。这是我备课过程中又一困惑。为理解决这个问题,我没有启发孩子们到品德书上找资料,而是按照语文课的目的及重难点,扎实而有步骤地和孩子们进展了综合理论活动的方案、活动、成果展示等之后,才进展品德课的教学。
时间是最好的老师。当一切尘埃落定时,方能评判出对错。看到孩子们教室里挂满了一份份精巧的手抄报,听到孩子们嘴里时常对我惊呼“老师,我在本子上又发现了一个错别字!〞时,我知道,孩子们在语文课上对“汉字〞的用法、作用和用词的精巧贴切等方面的学习,丝毫没有影响到品德课对“汉字起源和演变过程〞的探究。而当孩子们拿着绳子试着“结绳记事〞的时候,也同样没有影
第 1 页
响到孩子们对语文课中“语言〞和“文字〞的学习。倒是孩子们将在语文课的探究热情延续到了品德课上,使我暗自为孩子们快乐,也为自己多余的担忧而慨叹,更为巧妙地进展了学科的整合而欣慰。
这节课的自我挑战,让我深深地理解了学科整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合理有效地运用,是机智聪明地交融.
第 2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z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