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历史·现实

2023-12-17 10:3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电影·历史·现实》,欢迎阅读!
现实,历史,电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电影·历史·现实

作者:林灵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9

要:电影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记录电影无疑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从世界电影史的发展线索我们可以发现,世界电影大师们对电影元素的不断探索都极大的影响了纪录电影的发展。纪实电影的重要功能即是对历史的还原,这种接近真实性的再现也是纪录电影始终不变的本质。

关键词: 电影史 ;纪录电影; 纪实性 [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2013-19-0-02

电影的形式有许多种,但其中最贴近现实,最能反映历史的,无疑是纪录片。历史的纪录,纪录的历史,两者密不可分,一部纪录片就是一段有声有色的历史,而今天的纪录也就是明天的历史。纪录片对于历史的作用是长远的,对于现实,在很多时候它也有着立竿见影的作用。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不解并不断的追寻着历史背后的真相,记录着历史,从远古的结绳到文字书籍的出现,外国有《荷马史诗》,中国有二十四史,从这些记录上我们可以知道几千年前发生了什么,五千年的岁月似乎不那么遥远,也不那么缥缈。但逝去的时光终究无法追回,时间无法定格,历史无法重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摄影技术和器材的出现,把人物、历史的一个瞬间一个场景凝固成照片,于是历史的记录突破了文字的束缚,有了形象。而电影机的发明,使记录历史成为可能,于是人们用摄像机去探访历史,去记录现实,历史也变得更完整、更连续也更鲜活了。

世界上第一部电影就是纪录片,而谈到电影对历史的再现和现实的启迪,我们则不得不说到乔治·梅里爱排演的新闻片,他参照真实的照片,努力地再现着事件的真实,通过对现实主义的追求,开创了电影再现历史的先河。再说到重量级的世界纪录片电影大师:吉加·维尔托夫、罗伯特·弗拉哈迪、尤里斯·伊文思、约翰·格里尔逊。每一位都是纪录片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式的人物。

维尔托夫提出:电影机应该像人的眼睛一样去客观地纪录生活实景。摄影机是一种记录工具,它记录的内容比人的眼睛更真实。他从机械主义的记录本性出发,以记录主义的美学来反叛传统的再现主义美学。特别是在形式上,他富于创造性地主张实景拍摄、偷拍、抢拍等方法,竭力排斥传统的场面调度、电影剧本、演员和摄影棚的使用方法。而他的作品《电影真理报》《带摄像机的人》也以一种高昂的进取精神,一种特有的美学化的形式,形成了富有魅力的情感色彩。他的电影眼睛理论也对之后的纪录片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而第一部真正有意义的纪录片当属罗伯特·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标志着纪录电影在艺术创作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维尔托夫等人不同的是他采用了故事片的手法,编写了剧本,并请了纳努克一家充当了演员,如爱斯基摩人居住的冰房子是根据拍电影的需要建造的、猎取海豹的活动也是组织拍摄的;也在蒙太奇手法占据主流市场时,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采用静止的长镜头拍摄,以达到影片的真实效果。这部影片纪录了一个爱斯基摩人和他的家庭在冰冻的北方为谋求生存的一天的斗争生活。虽然大部分都是设计搬演的,但影片反映的人物和生活场景都是真实的。对于弗拉哈迪这种在摄像机前面重新搬演了属于原始文化的种种情节的做法,很多人也是持着批评的态度的。客观与主观,各有各的好处,到底什么才是纪录电影的真实性,也个人能有个人的看法。不过由于《北方的纳努克》这部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纪录片,弗拉哈迪被称作为纪录电影之父

而逐风诗人尤里斯·伊文思,他本想用电影的形式来传达富有诗意的美的情调,但现实却把他带往了另一条路。从电影诗人到国际主义战士,他的作品更多的转向了具有社会性内容的纪录片。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不久后,这个飞翔的荷兰人飞到了中国,明确的表示支持中国。于是他拍摄了他在中国的第一部纪录片《四万万人民》,从此结下了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和深厚的友谊。《四万万人民》从战争的描述开始,被轰炸后的废墟,满地的尸体,逃难的人们……这片本来平静富饶的土地,与战后的一片惨状相比,这一切的侵略是显得如此的刺眼。朴实、勤劳的人们怎受得起这样的摧残?从没有抵抗到中国觉醒,中国人人民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反抗法西斯的侵略。国民党军主要进行正面战场的对敌,共产党的军队就主要进行游击战,就连妇女们也不甘示弱,承担起了后勤救援的重任。筹款,保护收留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孩……不光是国内,反法西斯战争也引起了国际的关注,海外华人、华侨积极进行游行,筹……伊文思回忆说:我不是一个作家,我通过画面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我一定要表达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拍几个尸体,而是拍摄整个一段,死亡牵连到的往往是许多人。我触到了中国,中国也触到了我,我拍了战争,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我看到了勇敢!从电影诗人到国际主义战士再到真理电影与超现实主义纪录电影实践者,从《雨》到《塞纳河畔》再到《风的故事》,逐风诗人以自己的方式带给了纪录电影新的发展。

英语纪录片这个词最早是由约翰·格里尔逊提出的。作为纪录学派的开创者和核心人物,格里尔逊认为隐藏在纪录电影运动背后的动力是社会学而不是美学,纪录电影源自这样一种愿望: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戏剧,而非编造戏剧,实质是把目光拉回身边。他不光是导演、理论家、制作人,他还是位教育家,他的《漂网鱼船》结合了弗拉哈迪的搬演风格和苏联蒙太奇学派的手法,充满了异国情调的美,不仅为他带来了成功,也带来了一群热衷于电影的年轻人,他的悉心培养是他们成为一批优秀纪录电影工作者。他更是英国纪录电影运动的积极倡导者、领袖,领导纪录电影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开创了以现实主义为基点的纪录电影。而且格里尔逊还十分强调纪录电影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以至于当时的纪录电影主要被用来指社会评论片。他坚信优秀的影片应是国际性的,优秀的电影工作者应是国际主义者。格里尔逊的一生是为纪录电影而奋斗的一生,他对纪录电影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是在50年代英国的自由电影,还是在北美的真实电影中,都受到他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而如今,人们对史诗电影的关注日益加深。史诗类电影屡受好评,这是无疑是故事片与纪录片结合的结果。但与此不同的是纪录片是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不经过虚构,直接反映生活的一个片种。它从现实生活本身选取典型,提炼主题,通过电影形像再现生活。纪录片是现实生活的见证、历史的忠实写照,因而能以其令人信服的真实性和来自生活的特有的艺术力,去影响、激励和启迪观众。它充分展现了电影、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电影离不开现实,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现实是由历史堆砌而成,电影反映现实也反映历史;纪录片能真实的记历史把史料价值放在第一位。换言之,纪录电影记录历史务必坚持客观、公正、真实。这应该是制作纪录片亘古不变的原则。但现实往往不是尽如人意的,电影不是简单的图片,它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核心的主题思想,有……人始终是个感性的动物,关于过去的历史,记忆的碎片、个人的创作里夹杂着个人的主观感受,有添加有删减,难以真实、客观的还原历史、现实。从这个角度来说,历史是由会讲故事的人传诉给我们的。最开始的历史也许很简单,只有几句客观朴实的表达,后人为了故事的完整性传奇性不断添枝加叶。历史不能为所欲为,这就是纪录影像的意义,它见证历史,打捞历史的证据,使有可能被沉沦的历史重新浮出,进入到历史的光亮中来。所以,纪录片富有这样的历史使命,就是纪录有可能沉沦的却是有价值的东西。(吕新雨:《纪录片的历史历史的纪录——当前中国纪录片发展的两个理论问题》,载《新闻大学》2003

纪录电影家保罗.罗沙于三十年代写道,电影艺术与工业之间的一个伟大的未解方程式。它是第一个,并且可能依然是最伟大的工业化了的艺术形式,它主导了二十世纪的文化活。它从那卑微的市集开始,逐渐上升到亿万元的工业和最为壮观和独特的现代艺术。在这个日渐商业化的世界了,人们往往为了追求利益而去专注一些特例,引起人们的好奇心,甚至编造真实……当真实性受到挑战,感染力和真实性产生矛盾时,纪录电影该如何发展,电影人又该何去何从?仍然需要我们去探索。也许从纪录电影的历史只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迪和感悟。

参考文献:

[1] 郑亚玲 胡滨.外国电影史[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7

[2] 吕新雨.纪录片的历史历史的纪录——当前中国纪录片发展的两个理论问题[J]新闻大.2003.69-73

[3] 孙靖.中外纪录片发展历程的比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v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