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翻译的审美再现和美学分析》,欢迎阅读!
![美学,审美,再现,翻译,分析](/static/wddqxz/img/rand/big_101.jpg)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翻译的审美再现和美学分析
作者:王彩苹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19期
(一)翻译中审美再现一般遵循以下的规律
对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的理解(了悟) →对理解(了悟)的转化→对转化结果的加工→对加工结果的再现。
1.理解(Comprehension)
理解也就是对审美对象的认识。审美心理过程中的认识,不同于一般的理性认识。就翻译审美而言,认识具有以下特征:
融合性。第二,层次性。第三,反复性。 2.转化(Transformation)
转化的基本机制是 “移情感受 ”(empathy):主体必应孜孜于移客体之情于己,移客体之志于己,移客体之美于己,使达致物我同一,也就是《易经》中所谓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孜孜以求的反复努力中,孕育着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常常会迸发出灵感的火花。灵感产生于融耐心与信心于一体的求索和执着,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彼岸玄虚。 3. 加工(Improvement)
翻译者在前两个步骤中获得的审美感受可能是形形色色、复杂纷繁的,不应也不可能将这些感受全部加以再现,而必须对之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加工改造,其中的关键在于 “选择”(selection),或者也可以说是“优选”(optimization)。 4. 翻译审美再现(Representation)
“再现”就是将原语转换为目标语,它是翻译审美体验的昀后一个环节,这时主体要将他的全部审美活动的成果赋形于译文,可见也是一个昀见功夫的关键工序。
翻译艺术再现的本质是将内省的理解( SL)内涵转化为外显的直观形式(TL),也就是为原语找到昀佳的艺术表现式。
(二)美学分析如何运用到翻译中去呢?我们首先是对原文的美学分析,其次是对译文的美学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 对原文的美学分析: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这是《红楼梦》第一回的目录,是一个对偶句,对仗工整,寓意深刻丰富。“甄士隐”的谐音是“真事隐去”,“通灵”是“灵性已通”的补天顽石,就是说甄士隐在梦中见识了灵性已通的补天顽石—贾宝玉。贾雨村的谐音是 “假语村言”,“风尘”指的是处在潦倒不得志的状况,还没有金榜题名, “怀闺秀”的意思是被闺中一位秀丽的丫鬟所吸引,也就是说贾雨村不得志的时候仍然爱上了闺中的一个丫鬟。
通过分析我们得知原文关键的是作者表达这些意思的手法:其语言和韵味以及描写的角度,所以翻译这一对偶句,需形式整齐和语义准确,而且译文中也要反映原文中的真幻、虚实等美学要素。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8
这是 Francis Bacon在 Of Studies一文中的前两句,这两个句子形式整齐,逻辑严密,读着很有节奏感。所以,在翻译中也应体现如此的美学特征。 2. 对译文的美学分析: 例 1的两个译文:
Zhen Shiyin in a dream sees the Jade of Spiritual Uderstanding, JiaYucun in His Obscurity Is Charmed by a Maid.(杨宪益、戴乃迭译)
Zhen Shiyin makes the Stone’s acquaintance in a dream, And JiaYucun finds that poverty is not incompatible with romantic feeling.(霍克斯译)
杨的译本把 “通灵 ”译成了 “Jade of Spiritual Understanding”,霍的译本则译成了 “Stone”。表面上似乎都行得通,但是如果考察一下原文中 “幻”的美学要素, “Stone”就没有表现出来,没有 “灵性已通 ”之意。再看 “风尘”的译文,杨的译本为 “in his Obscurity”,霍的译本为 “Poverty”, “Poverty”仅表示贫困,是还没有出人头地的表现之一,而且 “Poverty”太直白,失去了原文雅的韵味,归根到底 “Poverty”是实说,不像原文的风尘是虚指。与之对照,“in his Obscurity”要好得多。同样,用 “charmed by a Maid”意为“被丫鬟迷住了”翻译“怀闺秀”太直露。原文好比是一杯鲜美的橙汁,而译文却成了一杯白开水。这也是以实译虚,没有保留原文审美要素的缘故。而且甄士隐和贾雨村的谐音义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翻译。 例 2的译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王佐良译)
读书之用有三:一为神怡旷心,二为增趣添雅,三为长才益智。神怡旷心昀见于蛰伏幽居,增趣添雅昀见于高谈雄辩;而长才益智则昀见于处事辩理。(曹明伦译)
从语义上分析,这两种译本都很通顺,没有错误。但相对来说,我认为王佐良的译本要好一些,这是因为他的译本更符合原文简洁整齐,词句文雅,逻辑严密,哲理性强的美学要素。 翻译与美学的联系是以语言为桥梁和枢纽的。美学对翻译理论与实践有着指导意义,翻译美学是探讨原文、翻译过程、译文这三者当中存在的美的。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吴国安.试论翻译与美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3(05),第12页,第 13页,第13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v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