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西游记》的儿童文学美学特征》,欢迎阅读!
![西游记,儿童文学,美学,特征](/static/wddqxz/img/rand/big_114.jpg)
论《西游记》的儿童文学美学特征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童真稚拙、谐趣欢愉、变幻神奇等诸方面, 《西游记》正是具有这些儿童文学美学的特质,才显露出了与其他小说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无穷魅力,《西游记》在诸多方面都较好地体现了儿童文学的艺术特色,适合于儿童的审美趣味和欣赏水平,从而深深地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
一、童真稚拙之美
在《西游记》中,如浑金璞玉般的童真世界在这些童心人物的语言、行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西游记》中有许多可爱的人物,他们举手投足间皆有童趣。美猴王孙悟空可谓是其中最惹人喜爱的一个顽童,他身上时刻有童心的显露。翻山跨海拜师学艺,打下地狱划生死薄,十万天兵神将围剿,西天路上降妖除魔等等都让表现出了儿童身上特有的冒险精神。顽童是儿童普遍的主体特征,作品更着力渲染了悟空独特的顽童个性,如爱闹腾、偷盗、玩恶作剧、好耍赖等。如猪八戒巡山躲懒,在草丛中睡觉,他就变个啄木鸟啄他鼻子。悟空这些举动极生动地表现出了一个精力充沛的滑稽童子形象。这种生命初始和成长阶段中的稚拙情态,是儿童文学稚拙美的主要内容。稚拙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美学特质,构成的是大巧若拙、浑然天成的艺术景致,稚拙童真使《西游记》具有了一种很高的美学境界。
二、谐趣欢愉之美
儿童文学中人物形象要求比成人文学更生动,性格更鲜明,更富有趣味性。《西游记》中的人物主导方面充满了趣味性、传奇性。童趣最为明显的表现便是其中的可爱人物,他们多半都不是凡人,或神,或妖,都塑造得活灵活现,神仙的神奇和妖魔的妖趣都让孩子们欢喜不已。
欢愉美有时也通过趣味性表达和幽默氛围营造实现的。因此儿童作品的语言力求鲜明,生动,形象,活泼有趣,个性化强。 西游记 用极富有情趣,幽默,风趣的笔调,富有儿童特色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个个奇妙的故事,塑造了神、仙、妖的生动形象,描物状景都渲染了浓厚的神奇色彩,使小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同时 西游记 的语言还较生动地体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孙悟空急躁,调皮又机敏灵活,他的语言明快而有趣。如:唐僧遇到险山恶水,胆战心惊,每每垂泪。悟空便急躁“师父不济!不济!”言语之间,语言利落,快人快语,体现了猴的个性。有时语言不断重复的叙述组合方式,也产生了一种幼儿般稚拙的口语形式风格。
三、变幻神奇之美
幻想是让《西游记》神话世界的奇幻美丽大放异彩的重要原因。《西游记》继承了中国传统神话的浪漫主义传统,在长篇巨制中,戏笔与幻想相兼,构思出一系列奇诡绚丽的幻想,既有现实的真实感,又有神魔世界的奇异感和生动感。书中写到的宝物很多,宝物的魔法、人物的善变,构成了情节的曲折、传奇。如黑风怪的风,能吹得天昏地暗,连悟空的火眼金睛都吹得直流泪;菩萨使一粒定风丹,一柄飞龙宝杖,降了此妖。
作者用丰富的想象、诙谐的笔调不仅描写各路神佛的神通、各种妖魔的法宝,而且一生必有一克,任何法术宝物都有相克之物。如牛夫人的芭蕉扇能煽旺煽灭火焰山的烈焰,能如人意地张大缩小;而孙悟空口含定风丹,却能在芭蕉扇煽起的弥天盖地的阴风中岿然不动。这些无一不充满神奇色彩,同时也使悟空的降妖经过更离奇、更曲折、更有趣。
作为神话小说的《西游记》正是大胆、自由地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完整的神话世界。作品所塑造的滑稽有趣而又神奇怪诞的人物形象,所描述的上天入地、无拘无束的情节,不仅展示了一种自由、活泼的现代美学心态,而且充分满足了儿童读者喜欢幻想、追求新鲜、变化、刺激的审美心理和阅读趣味,充分展示了儿童文学的变幻之美。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pA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