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春季养生药膳》,欢迎阅读!

春季养生药膳
人类身处于自然环境中,春夏秋冬的每一种细微变化,都会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上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充分说明四季气候对人的影响。
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规律为春温、夏季、秋燥、冬寒,自然界的一切生物也随之形成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习性。人体的生理功能也应与大自然相适应,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就是说,懂得养生之道的人,顺应时节变化而养生,可远离四时疾病,保持长寿安康。
春季,天气逐渐暖和,万物开始复苏,人们的活动也随之增多。中医认为,“由静转动,阳气渐升”是人体在春季的生要生理变化,如果这一变化能够正常进行,则人体就健康无病;反之,机体内的平衡就会被破坏,人体便极易患病。因此,一般人在春季都需要适量补充能补气升阳的营养物质,中药枣、花生、蘑菇、鸭蛋等。
中医还认为,春天树木萌芽,与“肝”的性质相呼应,因此应以养肝为重,多吃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食物,如鸡肝、鸭血、猪腰、菠菜。而肝气升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脾脏,所以很多人在春季都会胃口不佳、饭量减少。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为春季应少吃酸味食品,如山楂、柑橘等;多吃甜味食品,如苹果、梨、柿子椒、红薯等,以助养脾脏。
另外,人体肠胃经过冬季的长期进补和春节的肥甘美食,积滞较重。因此,无论是健康人士还是宿疾患者,都不宜在春季再时食油腻之物,以免增加肠胃负担,扰乱人体阴阳平衡。
春季进食药膳,还需要根据气候寒温变化和个人身体情况而定。原则上,气候寒冷时不宜多服凉性药膳,转暖时不宜过服温补之品。身体阳气偏弱者不宜多服凉性药膳,阴虚有热者则不宜过服温补之品。所以,春季药膳在性质上凉、平、温均有,与寒温交替时人体的生理变化相一致。
红糖姜饮
[配方] 姜、红糖各25克.
[制作] 1.姜洗净,切片;红糖捣碎.
2.锅中放入姜片,加适量水,大火烧沸,改用小火煮25分钟,加入红糖,调匀即成. [用法] 每日1次.
[功效] 疏风散寒。适合风寒感冒者在春季饮用。
葱白炖豆腐
[配方] 淡豆豉30克,豆腐500克,葱段50克。 [制作] 1.豆腐切小块。
2.锅内放入豆腐,适量清水略煮,加入淡豆豉,葱段,煮熟即成。 [用法] 每日1次,佐餐食用。
[功效] 解表发汗,祛痰利尿。尤适用于早春季节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伤风鼻塞等症。
姜汁菠菜
[配方] 菠菜300克,姜汁,盐,酱油,香油,味精,醋,花椒油各适量。 [制作] 1.菠菜洗净,去根,切段。 2.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沸,倒入菠菜略焯,2分钟后捞出沥水,装盘放冷。
3.取一盒,加入后7味,放入菠菜伴匀即成。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滋阴润燥,养血止血,通肠胃,解酒毒。尤宜于春季调理肠胃之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W8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