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2022-12-28 01:38: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欢迎阅读!
健全,补偿,生态,建立,制度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期刊名称】《内蒙古林业》 【年(),期】2016(000)002 【总页数】1(P1) 【正文语种】

(一)生态补偿核心是对生态保护者创造的生态价值和丧失机会成本的补偿。生态补偿制度是综合考虑生态保护、发展机会成本和生态服务价值,运用政府和市场段,对生态保护者给予合理补偿的制度。森林和湿地具有特殊的生态价值,我国最早对森林实行了生态补偿制度。截至2013年底,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偿基金800多亿元,区划界定的18.7亿亩国家级公益林全部纳入补偿范围。同时,2010中央开展了湿地保护补助试点工作。森林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初步建立,结束了我国森林和湿地生态效益无偿使用的历史,为生态保护投入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目前,我国生态补偿制度还很不完善,补偿标准低,每亩补偿只有515元,而目前集体林地租赁价格一般都在每亩100元左右;补偿基金来源渠道单一,没有形成多渠道的补偿机制;补偿范围不全面,商品林没有纳入补偿范围;湿地补偿补给谁、如何补、补多少等无标准。

(二)生态补偿是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关键举措。主体功能区战略是国土空间开发的依据,是实现科学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重点生态功能区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丰富,主要任务是保护自然生态,生产生态产品,由全社会共同享受。


为了保护生态,生态功能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丧失了很多发展机会。主体功能区战略能否顺利实施,关键要加快落实优化开发、重点开发、禁止开发政策,尤其要落实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对生态保护地区因保护生态作出的贡献和丧失的发展机会给予合理补偿,推动生态功能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否则,主体功能区战略就难以实施、推进。

(三)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关键要健全四项制度。一是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研究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并建立与工资、物价水平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将所有森林纳入补偿范围。二是建立公益林政府赎买制度。对大江大河源头、重要水源涵养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区位极其重要的集体公益林,由政府出资赎买、租赁或者用国有林进行置换,交由国有林业单位经营管理。三是建立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对承担湿地保护和管理的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给予财政补贴,对因保护湿地而造成损失的给予相应经济补偿。四是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明确一定比例的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保护和发展森林、湿地资源。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Tl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