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2023-01-24 00:29: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欢迎阅读!
精神,人文,理解,统一,大学生
大学生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摘要:

根据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遵守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守价值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足人的需要”。无论何种实践,只有把“按科学规律办事”和“满足人的需要”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格的形成发展的时期,应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字: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统一 大学生

正文:

一、科学精神

江泽民同志屡屡强调:“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倡导和弘扬科学精神”。这既是党和政府的伟大号召,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

所谓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

科学精神,则是人类与科学工作相联系的一种精神,是体现在人们身上的、形成与科学活动之中并适应科学发展内在要求的一种精神状态。它是科学发展内在要求的客观反映,是人们科学实践的产物。科学精神形成以后,社会产生互动,融入社会之中,对人类的社会实践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在社会其他高尚精神的影响下不断丰富和发展。

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江泽民同志指出:“求实是科学之本”科学精神的精髓是求实创新”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科学是一种无止境的探索活动。科学探索以事实为依据,以揭示未知奥秘、获得真理性认识为追求目标,其成果或者是新发现,或是新发明,都是对以往知识的积累、扩展和创新。科学活动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一种唯实求真的活动,一种创新的活动。探索和唯实求真、创新有机统一,贯穿于科学活动的全过程。由此可见,科学精神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勇于探索和唯实、求真、创新的精神。

科学精神的内涵极为丰富,根据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和人类的科学实践,我们尝试着将科学精神的内涵归纳为以下七个融会贯通的方面:

一是勇于探索未知、敢于超越前人的探索创新精神; 二是以事实为依据、努力揭示未知奥秘的唯实求真精神; 三是坚信客观规律、遵从思维法则的崇高理性精神; 四是自由探讨、相互争鸣的平等宽容精神; 五是大力协同、密切配合的团结协作精神; 六是热情严谨、刻苦坚韧的执着敬业精神; 七是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 科学精神作为一种勇于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探求客观真理的主观精神状态,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功能。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不仅能提高科学工作者的素质,促进科学业的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都将产生巨大的思想解放力、理智开化力和价值趋同力,极大地提高国民素质,有力地促进我国的改革、发展和三个文明的建设。


二、人文精神

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是指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其集中体现是,以人为主体,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人文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人类关怀、生命关怀。在人世间的各种权利,只有人权是天赋的,生来具有的,不可剥夺,也不可代替的。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人利益,包括物质的利益和精神的利益。人文,首先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同时,也是一种制度,一种法律人文思想是人文制度理论基础,人文制度又是人文思想的实现,人文思想的制度化,法律化。人权观念的诞生以及人权的法制化、人权法的国际化、全球化,人文真正确立的标志,人文思想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人文精神是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观照,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们关于人应当如何生”,“人之为人的价值标准等一系列命题的自我意识,在不同的时代,人文精神的特点和重点是不同的,它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人性观、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

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联系日益密切。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离,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长期分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常常被认为是不同的,因而也是分离的。然而,这种分离既不符合客观世界的现实,也不符合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既不利于科学的健康和繁荣,也不利于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

自然科学认识的目的是,借助于概括,更好的回答世界观的基本问题,即关于人在世界中的地位问题。人在实践中有意识地改变自然界,改变着自然界的人的积极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一直受到许多科学家的重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它们融合的过程中,应提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或者是有人文怀的科学技术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科学,这两者相结合,发展着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同时发展着有科学精神的人类道德。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为确保现代化的快速实现,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首要关注点是处理好人的素质问题。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统一的首要价值,就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观。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互补的。只有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各执一端的观点都对社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补性主要表现在科学精神能保证人文精神得到真正的实现,而人文精神则能保证科学精神的正确指向。要想真正地认识世界,必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使用综合交汇的方法和视线,这样才能达到追求真理、讲究价值的完整。

四、联系大学生实际

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对科学怎样的态度,如何结合人文教育深化科学精神培养,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学以致用,并在未来的工作中创造出有价值的新概念、新体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Te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