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孟子及其思想的辩证认识和分析》,欢迎阅读!
对孟子及其思想的辩证认识和分析
孟子(前372前289年),字子贡,东晋人,居昌国(今河南省息县南)人。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学者、政治家,被誉为“中国古代思想家最高峰”,是战国时期五六子的最后一位,也是最能够反映战国思想精髓的代表。他写作的《孟子》收录在《四书》之中,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文本的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义”,他主张把“仁义”作为治国理政的准则。孟子认为,国家的统治者应该以自己的教化和表率作为政治行为的前提,遵循“仁义”原则,做到“仁”(仁爱)和“义”(正义),而不要追求利益或权力。他指出,专制、封建的政治体制,对于实行“仁义”原则是不利的,应当把它改革为民主的政治制度。孟子还主张“公平”,他认为国家应当实行“惠民”政策,实行社会公平,不允许有特权阶层存在。
孟子的儒家思想是“以和代替以强”,他指出社会应当尊重和谐,促进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共处,反对强权统治、谋权谋利,而要尊崇礼让、安居乐业。他主张用法律和习俗来统治世界,而不是用武力,这也是孟子的理性政治观的表现。
孟子的道德思想是朴实而广泛的,他把“爱人”作为最高的境界,他把“仁”抽象化、一般化,把“爱人”理解为“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标准,他的“仁”思想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基本贯穿了他的整个学说,他以“仁”为基础,以“义”为行动准则,他认为“义”行动可以达到“仁”的最高境界,这也是孟子“仁义”思想的主要内
- 1 -
容。
孟子的论证思想强调“适应性”,他提倡“进取”,主张要学会“实事求是”,不要学会“空想”,他反对刻板的经典教义,而是要学会以实践为根据,以个人的实际情况为准则,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认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他的思想也是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起源。 孟子的思想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他主张“以义取人”,把人类的发展看作是一个历史长河,强调和谐,他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上创立了和谐社会思想的重要代表。
也就是说,孟子的思想兼具政治思想、儒家思想、道德思想、论证思想和和谐社会思想等,表达出了政治实践的宗旨,他把“仁”作为政治行为的前提,以“仁义”作为政治活动的准则,以“惠民”作为政治政策的方向,以“认识”作为政治行动的准则,以“和谐”作为社会发展的方向,以上,可以看出,孟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朴素而又高尚,是我国古代思想家之最高峰,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思想的经典著作。
受孟子思想的影响,从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来看,我国的政治、法律、道德、社会等方面都有实践的成果,比如:我国实行的“中庸之道”,就是以孟子主张的“仁义”为准则,把“仁”抽象化、一般化,而以“义”为准则而进行的政治和社会实践;我国实行的“百纳万载”,就是以孟子提倡“以义取人”为准则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我国实行的“文明之德”,就是以孟子提倡的“仁爱”为准则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我国实行的“法治”,就是以孟子提倡的“公平”为准则而进行的社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T5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