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走研究型发展之路》,欢迎阅读!

走研究型发展之路
孔庆凯1 陈淑娟2(1.大安市第三中学 吉林 大安 131300;2.大安市教育科研所 吉林 大安 131300)
在基础教育改革日渐深入的今天,学校改革发展之路正在向一个方向汇集,这就是“研究性的学校变革实践”,学校发展研究实际上是把学校的教育实践过程变成一种研究的过程,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构建,从而使校长和教师都具备这样的本领:既能够将自身的实践经验理念化,也能将学到的理论实践化。毌庸置疑,走研究型学校之路,已逐渐成为中小学管理者的共识。 1.建构研究型的管理机制
科研兴校,学校管理者应立足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优质服务,让学校每位教师都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权利是什么,前景是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校科研虽然起步较早,但对科研的认识也有不平衡的问题,同时也经历了观念转变,不断学习,逐步提高的认识过程。起初也存在以下三方面倾向:①学校研究的主体与教研分离。研究成为骨干教师或年轻教师的“专利”大部分教师游离于校本教研之外,游离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之外。②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研究价值认识的还不够,缺乏问题意识。表现为常以课程教学进度紧为借口而将教研表面化;有的教师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就拼命地要求增加课时,而不去研究如何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③个别教师将研究作为“作秀”的手段,不去发现具体而真实的问题,片面追求上课题,出成果,其目的是为了晋级创造条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形式主义的危害性,它不但不能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反而成了游离于教育教学之上的空化了怪物。为此学校领导班子认真分析教育教学以及科研的现状,重新审视科研先导的含义,并组织全校教师展开大学习,大讨论。在学习提高认识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教师虽然对学生满腔热忱,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他们大多数都对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经验型”、“辛苦型”的教师比较多,而“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少之又少。这样是很难适应教育飞速发展的需求。教育如何从“经验型”“辛苦型”向“研究型”、创新型“转换,如何由教书匠角色转换成教育研究者的角色,这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通过学习和研讨,我们达成了共识:学校要发展,科研要先行,科研要先行,制度是保障。为此,我们建构了教科研三级管理机制:
机构组织:校长室 → 教育科研办公室 → 教研组。 组成成分:校长室:由校长一人负责。
科研室:由副校长、主任、科研经验的骨干教师、市教科所研究员、进修学校教研员(诚聘)。
教研组:由教研组长领导下的本组成员(以学科为单位)。
为了保障教科研的顺利进行,我们还建章建制,制定了《教育科研管理条例》、《教科研负责工作职责》、《科研课题的立项审查、验收制度》等,实施课题的专项管理,责任到人,使得实验课题层层落实。调动全体教师投身科研的积极性,我们把教师的科研能力做为一项考核内容,纳入教师成长工程中,作为评先、晋升的重要条件,与教师和切身利益紧密的联系起来。有了保驾护航的管理机制,教师的科研积极性高涨起来。 2.开展研究型教学
教师作为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研究中成长。教师研究的主题来自于学校,来自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要带着研究的眼光看待自己每天的日常工作,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做自己的
研究,研究自己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学校管理者必须引领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据此,我们提出四方面要求:①教师要以研究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打破原有的凝固、完整的学科逻辑和机械的顺序。②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活动之中,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成长,养成独立思考的气质和批判精神。③要在研究中建立一种民主、和谐、文明的师生关系。④教师要把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取得的新进展引入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应该是创新性的。 我们对教师的研究有了明确的要求,做为学校的管理者也不能袖手旁观,更要积极地投入在研究之中,率先垂范。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必须成为教师从事科研的组织者和引路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校长必须亲自抓课题,为课题定方案,指导实验,只有这样才能让研究的教师感觉到学校对他的重视,对科研的重视,进而促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研究中去。在分析了我校教学的现状基础上,针对现在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我们共同研讨,最后确立了我校主题教研母课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途径的策略研究》,又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下设了26个子课题,形成了科研组织的网状结构。为了使课题能顺利的开展下去,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课题组组长,定期召开实验例会,从备课,授课,辅导等各个环节悉心指导,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反馈信息,及时修正实验计划,使实验有条不紊,有章可循,这样不仅在科研方法上指导了研究教师,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科研的兴趣,提高了从事科研的自觉性。
我们的每一个课题都是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进行科学研究的。具体地说,我们把传统的教学中的“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进行了重新诠释。“教材处理”研究的目的是让教师从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就能上课的怪圈中走出来,最终使教材转换为适应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材料。“教学设计”我们重点从目标的设计,知识的组合、师生的活动、教学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探索,达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境界。“教学过程”重点研究师生互动,师生平等参与,促进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条件下进行学习。通过实验学生的文化素质不断提升,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我校也挤身于初中一流学校的行列。中考成绩逐年上升。自2008年中考以来,我校中考成绩始终名列全市第一,公费升入重点高中人数平均每年高达140人左右,占参考人数的40%左右。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广大教师的辛勤努力,更是得益于科研带来的实效。 2010年4月吉林省农村基础教育研究所把我校定为:“主题教育研究实验校”市里还专门召开了专题会议,还举行了颁牌仪式。这是对我们劳动的肯定,也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 总而言之,由于我校重视教育科研,促进了学校和科学管理,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科研兴校”之路。所以 我们说:教育科研是走向有效学校的核心,是教育发展的新增长点,是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P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