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论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局限性及其影响.》,欢迎阅读!
浅论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局限性及其影响
“文化”一词,《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共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第二层意思是,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第三层意思是,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一般认为,文化有广义、狭义两种含义。广义文化是指囊括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和的整个社会形态,狭义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及其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社会制度。
中国文化的形成和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你们可能会感到纳闷。其实,这种观点恰恰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提出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东方的自然气候状况,使大规模的人工灌溉设施成为农业的首要条件,在那时的生产力水平下,必须由一个高度集中的中央专制政权来组织成千上万人去完成。这就是著名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因此,有什么样的地理位置,就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反过来,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就会对文化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影响中国文化的同时,儒家思想、佛教思想和道家思想也在中国文化形成过程中,为它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儒家心目中有一个理想的大同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单纯善良,不欺互助,和谐无间。而要实现这样的大同,无疑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如果把中国文化比喻成一条大江大河,儒家思想毫无疑问就是主流;如果把中国文化比喻成一棵参天大树,儒家思想毫无疑问就是主干。儒家思想对中国人、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是深远的。 提起道家思想,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老子天下第一”。中国士大夫阶层在入世的时候,在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往往想到的是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有一种充满豪迈气概的责任感、使命感,都有一种不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就誓不罢休的劲头。但是,只要在出世的时候,在现实社会中遇到不如意、不顺心的时候,道家思想就会自然而然地冒出来。中国古代没有心理学,也没有心理咨询师,但道家思想就是士大夫阶层的心灵避风港、心理调节器。这首先就要感谢老子,归功于老子。
在中国历史上,每当一个朝代结束长期动乱以后,需要进行拨乱反正和休养生息时,大都采用黄老之术,实际上就是道家的思想。中国古代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充满了老子哲学,中国古代养生术、书画艺术等都蕴藏着道家思想的智慧。清朝的纪晓岚用“综罗百代,博大精微”来说明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鲁迅也说:“道教是中国文化的根柢。” 。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又生水。因此,在五行的排列中,水居首位。同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论,也包含了“水是生命之源”的意思。
水,看起来很柔软,其实,越是这样的东西越厉害,越是这样的东西越可怕。火,看起来很凶猛,但你用水一淋,可以把火扑灭;石头,看起来很坚硬,但你用水一滴,可以把石头弄穿。我们平时经常说“水滴石穿”,“抽刀断水水更流”,“至柔至刚”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中国文化就象水一样。它的生命力很旺盛、它的影响力很持久、它的穿透力很强大。
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特别是在大规模的外敌入侵,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穿透力表现的尤为突出。但是,如同世界上万事万物一样,中国文化也存在着与生俱来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进程的阻力。
重视农业是应该的,也是正确的。民以食为天嘛。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但是,抑制商业就不值得提倡。中国封建社会的排序是:士农工商。这种提法最早见于《管子.小匡》。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这种做法不仅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最终也导致了国家落后,也使其失去了最初的积极作用。
“君子不器”,是儒家的一种观点,君子不会去做具体的事情,他们的最高使命是价值的承担者,不是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只满足于谋生,而忘掉根本要务。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孔子比较轻视体力劳动,反对学生种田、种菜,认为那是小人干的事。“学而优则仕”,同样也是儒家的一种观点,这是中国古代所有读书人、知识分子的共同价值观。这种价值取向左右了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官,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当科学家、发明家是没有什么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工业革命以来,欧美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象爱因斯坦、爱迪生、诺贝尔那样划时代的科学家、发明家,发明了汽车、飞机、轮船、电话。值得称道的发明创造中国一样也没有,不是中国人不聪明,中国古代也有四大发明。但是,由于受儒家的天人合一和伦理中心主义的影响,中国人干什
么事情都有价值判断在里头,使得我们的祖先很难超越是非与伦理,很难根据客观中立原则去判断事物。
世界上的所有宗教都奉劝世人行善,都能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中国历史上从来就不是真正意义信奉宗教的国家,既不象欧洲国家那样虔诚地信奉基督教、天主教,也不象西亚、北非的许多穆斯林那样虔诚地信奉伊斯兰教。虽然我们有土生土长的道教,也有外来的佛教,但中国人对神明缺少那种宗教般的狂热、虔诚和敬畏感。如果大家都能虔诚地信仰宗教,现实社会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中国封建社会的时间太漫长了,从本质上讲中国是个人治的国家,一直缺乏法治的传统。一是没有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近几年,频繁发生的一系列突发事件,说明我们国家的犯罪成本很低,有些人宁可以身试法。二是维权意识差,维权渠道窄,维权手段弱。
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现在已经有100年,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已经有62年,但是,如果在街头做一个随机抽查,我们敢肯定,有许多人并不十分了解共和。我们一直感到奇怪,新文化运动时期和五四运动期间,中国那些一流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就是没有人宣传共和。民主是少数服从多数,保护多数人的利益;共和是保护所有人的利益,包括保护少数人的利益。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H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