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作业《管理学基础》管理实训:第三章分析一份计划书参考003

2022-10-14 23:44: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开作业《管理学基础》管理实训:第三章分析一份计划书参考003》,欢迎阅读!
计划书,管理学,作业,参考,第三章
1.目的性。

每一个计划及其派生计划都是为了促进战略和一定时期内目标的实现设计的。具体地说,计划工作首先确定战略目标;然后,使今后的行动集中于战略目标,并预测和确定哪些行动有助于目标的实现,哪些行动不利于目标的实现。可以说,计划工作是各项管理职能中最能显示管理的基本特征的职能活动。 2.主导性。

计划管理的各种职能中处于主导地位。首先,管理过程的角度看,计划工作先于其他管理职能。只有当组织目标确定后,才能确定组织结构、人员招聘以及依据控制标准等。其次,计划工作还贯穿于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工作中。 3.普遍性。

计划工作在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区别在于,高层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制定战略性计划,中低层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制定战术性计划或作业性计划。从一定意义上讲,授予下级某些制定计划的权力,有助于调动下级的积极性。 4.效率性。

有效的计划工作,不仅要确保目标实现,而且要作到以尽可能低的代价或投入来实现目标。另外,在衡量代价时,不仅要考虑时间、资金的投

1


入,而且还要考虑个人和群体的满意程度。也就是说,要以效率为出发点,不但要考虑经济方面的利益,还要考虑非经济方面的利益或损耗。 5.灵活性。

计划必须具有灵活性,即当出现预想不到的情况时,有能力改变原来确定的方向且不必花费太大的代价。外部环境是复杂多变的,管理人员不可能准确预测到事物发展的所有变化及其对组织的影响,所以在制定计划时,要留有余地,以防止意外变化。 6.创造性。

计划工作对象和工作过程都体现着创造性。计划工作总是针对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新变化、新机会而做出决策。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决策者需要提出多种可行方案,提出方案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34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