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5s管理6要素》,欢迎阅读!
“5S”管理要素:
主要控制措施:
1. 操作人员因素(人)
(1) 生产人员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经过相关培训考核。
(2) 对特殊工序应明确规定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考
核合格者,持证上岗。
(3) 操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和要求,按工艺文件操作,对工作和质量认真负责。 (4) 检验人员能严格按工艺规程和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做好检验原始记录,并按规定
报送。
2. 机器设备因素(机)
(1) 有完整的设备管理办法,包括设备的购置、流转、维护、保养、检修等均有明确规
定。
(2) 设备管理办法各项规定均有效实施,有设备台帐,设备技能档案、维修检查计划。
有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3) 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工装工具、计量工具等均符合工艺规程要求,能满足工序能
力要求,加工条件若随时间变化能及时采取调整和补偿,保证质量要求
(4) 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工装工具、计量器具等处于完好状态和受控状态。
3. 材料因素(料)
(1) (2) (3) (4) (5) (6)
有明确可列的物料采购。仓储、运输、质检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建立进料检验、入库、保管、标识、发放制度,并认真执行,严格控制质量。 转入库工序的原料或半成品,必须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所加工出的半成品、成品符合质量要求,有批次或序列号标识。
对不合格品有控制办法,职责分明,能对不合格品有效隔离、标识、记录和处理。 生产物料信息管理有效,质量问题可追溯
4. 工艺方法因素(法)
(1) 工序流程布局科学合理,能保证产品质量满足要求。
(2) 能区分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和一般工序,有效确定工序质量控制点,对工序和控制
点能标识清楚。
(3) 有正规有效的生产管理办法、质量控制办法和工艺操作文件。
(4) 主要工序都有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操作文件对人员、工装、设备、操作方法、
生产环境、过程修改等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特殊工序的工艺规程除明确工艺参外,还应对工艺参投的控制方法、试样的制取、工作介质、设备和环境条件等做出具体规定。
(5) 工艺文件重要的过程参数和特性值经过工艺评定或工艺验证,特殊工艺主要参数的
变更,必须经过充分的试验验证或专家论证合格后,方客更改文件。
(6) 对每个质量控制点规定检查要点,检查方法和接收准则,并规定相关处理办法、 (7) 规定并执行工艺文件的编制、评定和审批程序,以保证生产现场所使用文件的正确、
完整、统一性,工艺文件处于受控状态,现场能取得现行有效版本的工艺文件、
(8) 各项文件能严格执行,记录资料能及时按要求填报。
5. 环境因素(环)
(1) (2) (3) (4) (5)
有生产现场环境卫生方面的管理制度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等符合生产技术文件要求
生产环境中有相关安全环保设备和措施,职工健康安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生产环境保持清洁、整齐、有序、无与生产无关的杂物 相关环境记录能有效填报或取得
6. 测量的因素(测)
(1) 确定测量任务及所要求的准确度,选择使用具有所需准确度和精密度能力的测试设
备。
(2) 定期对所有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确认、校准和调整。
(3) 规定必要的校准规程。其内容包括设备类型、编号、地点、检验周期、校验方法、
验收方法、验收标准以及发生问题时应采取的措施。
(4) 保存校准记录
(5) 发现测量和试验设备未处于校准状态时,立即评定以前的测量和试验结果的有效性,
并记入有关文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rz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