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动车型辅导员团队的构建》,欢迎阅读!
![辅导员,车型,构建,团队](/static/wddqxz/img/rand/big_82.jpg)
论动车型辅导员团队的构建
【摘 要】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需要借鉴“动车组“带来的理论启示,全力构建动车型辅导员团队。这既是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动车型辅导员团队的内涵,并探讨了构建动车型辅导员团队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辅导员;团队;构建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何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推进,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内涵和工作质量是值得思考的课题。为此,有必要借鉴“动车组“理论,综合运用团队管理理念,着力打造一支“人人有动力、整体高效率”的动车型辅导员团队。
1 “动车组”带来的理论启示及动车型辅导员团队的定位
动车组列车是除了“子弹头”式的火车头装有牵引列车的动力之外,部分车厢也装有动力装置,车头牵引力和车厢推动力有机组合,凝成牵引和推动列车高速前进的巨大合力,不再仅仅是“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而是每一节车厢都动起来,从拖车变成动车。这一拖一动、一反一正之间,形成列车高速前进的巨大合力,实现了火车由常速向高速的新跨越。
1.1 动车组带给我们的理论启示
1)“动车组”理论凸显的是一种全动力文化。它不是简单的给每节车厢安装动力,而要靠共同的愿景、浓厚的氛围、健全的机制和过硬的作风。每个个体都充分释放能量,是动力源,不断推动整体的快速前进,同时,这种动力是以健全的机制和过硬的作风为保障,推动整体的有序、和谐运转。
2)“动车组”理论呈现的是乘法效应。它不是简单的加法,在动车组理论中,”个体是工作的推动力量,领导是资源的提供者。”这种工作流程和角色的转变,在恰当的工作机制的润滑下,能够使管理更加严密、个体更加积极、工作更加和谐。
反思我们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如果能将动车组理论运用其中,打造以“全动力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动车型团队,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尽职尽责,那么这个团队必定是优秀的高绩效团队。
1.2 动车型辅导员团队的定位
综合动车组的突出特点,我们可将动车型辅导员团队界定为:根据推进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愿景,由技能互补并愿意为这一共同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辅导员所组成的互动组织。动车型辅导员团队主要解决辅导员队伍的内在发展动力问题,本质要求是体现“和谐互动,创新发展”的团队精神,根本目的是实现辅导员队伍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 构建动车型辅导员团队的必要性分析
2.1 构建动车型辅导员团队是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伴随高等教育的转型及多元文化和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内容和途径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以90后大学生群体为主要对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任务转变为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重心的系统育人工作。如何在当代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是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毋庸置疑,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能够极大地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工作意愿和工作能力。因此,构建动车型辅导员团队,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充分发挥集体思维的创造性推进工作,已成为新形势下进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
2.2 构建动车型辅导员团队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是人员缺少,层次单一,专业界限模糊。而他们面对的却是综合性强,繁重而杂乱的工作。在目前的工作模式下,辅导员工作往往会因为个人能力和精力的局限性而收效甚微。因此,必须要基于工作目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实现辅导员队伍个体的多样化和整体的协调性。建设动车型辅导员团队,一方面有利于工作方向明确、主次分明,使辅导员队伍“整体效能”大大超过个人绩效的总和,同时有助于通过共享价值观和共同愿景,分担角色压力,促进学习工作化与工作学习化的统一,推进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
3 构建动车型辅导员团队的现实路径
3.1 精选共同目标
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在实践中逐步提炼和明确辅导员团队的共同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并将其转变为具体的、可操作的绩效目标。这一目标是全体辅导员共同愿望在客观环境中的具体化,它以实现团队整体利益为前提,同时要包括辅导员的个人意愿和目标,充分体现团队成员的个人意志与利益,实现“人人都有目标,人人都有方向,人人都是动力源“,使辅导员团队成员协调一致地按步骤、有节奏、有成效地行动,实现良性互动、资源优化、效能提高的团队目标。
3.2 重塑团队组织
目前,高校辅导员多从事着高度同质化的工作,但由于自身禀赋不同,辅导
员个体在能力、需求等方面也存在异质性,分工而不合作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利于工作开展。因此,构建动车型辅导员团队可结合工作区域和工作模块划分,选拔不同专业的人员加入团队,在实现团队成员专业多样化的同时,适当均衡年龄、职称、学缘结构,充分考虑辅导员的个性发展,孕育独特的团队文化,保证团队的梯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团队效能和个人能力的互相促进、共赢发展。
3.3 创建支持机制
营造团队内信任、互助、和谐、创新的整体氛围是有效统一团队成员的思想,约束和激励团队成员的行为,确保辅导员团队成员的互信感、归属感和效能感的重要保障。
1)开放而坦诚的支持性沟通机制。在交流学习中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真正体现团队有别于个人的价值所在,这是保证动车型辅导员团队整体效能大于个体效能的必要前提。在实践中,可通过搭建团队成员成长交流平台,如召开辅导员团队定期例会、举办辅导员学术论坛等形式,给辅导员以展示才华和发展个性的机会,使辅导员个体在团队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不断提升。
2)团队建设培训及知识共享机制。建立规范健全的辅导员教育培训机制,在坚持思想培训和业务培训相结合、日常培训与外出培训相结合,不断提升辅导员学生事务管理和学生发展指导等业务技能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体验式培训,将团队建设中的疑难问题提到桌面上来,培养个体和群体反省的习惯,促进动车型辅导员团队的维持和发展。
3)健全而完善的保障权益机制。不断优化辅导员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政治上爱护、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通过提高待遇、搭建双线晋升的平台,构建“职称——职级“双线晋升机制、推进职业化发展等多种途径,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职业成就感和团队效能。
3.4 规范科学管理
价值观管理模式是突破传统集权管理和传统“火车头文化”的关键,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以团队的共同愿景为引导,打破团队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培养公共的情感走向,在团队内部形成共享价值观,以规范、健全的管理制度使团队个体的灌能最大程度地得以彰显,使辅导员在工作中充分体会到意义感、选择感、能力感和进步感。为此,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绩效评估与反馈机制,公平准确地定义与评估团队及个人绩效,及时反馈评估结果,在增进团队信心的同时帮助工体有效改进工作;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全面公正考核辅导员工作,进一步强化绩效评估的导向性,激发辅导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ok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