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语中的委婉表达

2023-07-26 03:31: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日语中的委婉表达》,欢迎阅读!
日语,委婉,表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日语中的委婉表达

作者:周

来源:《教师·上》2010年第12

所谓委婉表达,日语说成「婉曲表現」,就是指为了避免在话语中和别人发生冲突或让别人感到不愉快,而采用含蓄、文雅的词句礼貌的、间接的表达方式。日本民族具有内敛、含蓄、不爱张扬的个性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语言上就是不断地使用大量的委婉表达。日语中的委婉表达方式有很多种,笔者就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三种形式作一简单探讨。 一、含糊的表达方式

这里说的含糊的表达方式是指尽量避免断定的表达形式,而使用留有一定余地的模糊的表达。这种表达方式能够给对方留有余地,避免尴尬。常用的含糊表达有两种形式: 1.出现在句末的含糊表达

1 こちらは田中でございますが。 2 a.これでよろしいでしょうか。 b.ああ、いいだろう。

1是日语接电话的常用语之一,表示这里是田中家或者我是田中的意思。虽然从中文意思看来这是一句非常明显的判断句,但是日语中却很少翻译成「こちらは田中でございます」,句末的「が」正体现了日本人含糊的表达习惯。

2b的回答,含义是好的”“可以。中文意思也是非常明确的肯定形式,但是日语中却常常在句末加上「でしょう」「だろう」之类的词,体现了日本人给自己留有退路的潜意识。

2.出现在句中的含糊表达

3 ジュースでも飲みませんか。 4 梨を五つほどください。

3也是日本人非常喜欢用的一种表达方式,与「ジュースを飲みませんか」相比,这种方式给人一种提出喝果汁这是我个人的建议,你也可以选择其他饮料的含义,从而避免产生喝果汁这样一种主观意识强加给别人的感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当中的「ほど」和「ぐらい」一样是表示程度的词,即使说话人的确需要五个梨,但比起「梨を五つください」,这种表达方式在表达上要显得委婉些。 二、禁忌语的替代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也会有一些禁忌以及不愿意或者不方便提及的事情。这些禁忌如果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常常会让人感到别扭,甚至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隔阂和争端。为了避免出现这些现象,就要采用其他词句来替代使用。

例如:「死ぬ」是的意思,但如果要表达某人死了这个含义时,日语中很少直接使用「死ぬ」,取而代之以「亡くなる」「命を失う」「命を奪う」「あの世に行く」等表达方式。「便所」是厕所的意思,但是含义太过直接,不免让人有些「気持ち悪い」,所以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使用「お手洗い」「化粧室」等来替代,还有类似「老人」用「年寄り」来替代。「盲人」用「目の不自由な人」来替代,「廃残」用「が不自由」或「障害」来替代,「どもり」用「言葉に障害のある人」来替代,等等,都是用一些含蓄的表达方式来替代禁忌语,从而起到照顾对方心理,避免揭别人短处的作用。 三、间接的表达方式

直接地表达可能会伤害到对方的心理,因此而采用的一种非直接的含蓄表达方式称之为间接表达,日语叫做「間接表現」。 1.拜托别人时的间接表达

日本人在拜托别人做某事时不喜欢用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而常用间接的表达来缓和语气,让别人容易接受。 1a.辞書、持っている?

b.うん。はい。「bは辞書をaに差し出す。」 2a.寒いですね。 b.窓を閉めましょうか。

1是疑问形式,a想问b借字典,但是他没有用「辞書を貸してください」这种直接的表达方式,而是用了一种间接的表达方式:你有字典吗?其实潜台词就是我想借字典 2是一种感叹的形式,ab好冷啊,虽然他没有说请关一下窗户,但是处于同一语境当中的b理解了这一感叹句的真正意图,所以回答说:把窗子关上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拒绝别人时的间接表达 3a.一杯飲みませんか。

.行きたいんですが、先約があって。 4一応考えておきましょう。

3当中b要拒绝a,他没有直接拒绝,而是用我已经有约了这种找借口的间接表达方式来委婉回绝了别人。

4也是日语中回绝别人的常用表达方式,译成中文是我考虑一下。中文含义看起来似乎比较有希望,但是日语表达却是几乎没有希望的含义。这是一种以肯定的语气间接拒绝对方的方式。

对于以和为贵,善于体谅别人心情,含蓄、内敛的日本人来说,委婉的表现形式能使表达更加婉转,更加柔和。因此在与日本人交流的时候善用委婉表达,能够对协调人际关系、提高话语的可接受性产生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金田一春彦.日本語(新版)[M].岩波書店,1988.

[2] 刘宗和,王光辉,杨行夫.日语与日本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oA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