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方法及预防观察

2023-02-23 04:01: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方法及预防观察》,欢迎阅读!
乙肝疫苗,接种,新生儿,预防,观察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方法及预防观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方法,并观察预防效果。方法 400例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后观察。分别在其出生伊始、出生1个月以及出生6个月接种。观察接种反应以及应答情况。结果 婴儿无不良反应病例。乙肝病毒表面抗体转阳率为94.0%,且男性婴儿与女性婴儿之间的阳性转化率并无明显的差异。不同接种时间的婴儿就应答率、几何平均滴度等指标差异相对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运用016的方式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之后,其所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但仍然存在无应答情况。因此在接种乙肝疫苗前,应制定科学的接种措施,并准备好二次免疫的实施,进而有效的提升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和预防效果。



标签: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效果

乙型肝炎是目前临床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传染性疾病之一。乙肝疫苗的接种是预防乙型肝炎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相关调研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相对较高,且在对其进行乙肝病毒疫苗接种之后,可能会出现少数无应答的情况[1]。本单位近年来共计对400例新生儿进行乙肝病毒疫苗接种观察统计,通过对其研究以讨论其接种效果以及二次接种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9月~20153月,本单位共计对400例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后观察,其中男性新生儿254例,女性新生儿146例,年龄在512个月,平均年龄为9.5个月。



1.2研究方法 在对本单位400例进行观察的婴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的过程中,均采用016的方式进行,即在新生儿出生之后进行第一针接种,在其出1个月对其进行第二针接种,第6个月实施第三针接种。疫苗为一剂5ug。在接种结束之后,医护人员根据血液采集的标准,对所有的婴儿进行血液取样,一次取样3ml。之后采用化学检验方法,对所有的血液样本进行实验室检验。对于无应答的婴儿,实施二次疫苗接种。



1.3检测指标以及分析方法 当婴儿血液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其抗体含量低于10IU/L,且其乙型肝炎病毒表明抗原检测呈阴性时,则说明其为无应答;当婴儿血液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其抗体含量处于10100IU/L,且其乙型肝炎病毒表明抗原检测呈阴性时,则说明其为低应答;当婴儿血液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其抗体含量高于100IU/L时,则说明其为阳性[2]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统计学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以及处理,对于所有婴儿统计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来分析,而计数数据使用?字2检验来分析。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性别之间婴儿转阳率的统计结果见表1

根据本单位的统计结果显示,在对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接种之后,男性婴儿与女性婴儿之间的转阳率数据差距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同接种时间的免疫反应统计情况见表2

根据本单位的统计结果显示,不同接种时间的婴儿免疫情况统计数据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在对16例无应答婴儿实施二次疫苗接种之后,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15例婴儿接种效果正常,1例低应答。



3讨论

乙肝疫苗是临床中用于预防乙肝病毒侵入的预防性生物制品,在将其以肌肉注射的方式对新生儿进行接种之后,将能够激发人体对其的免疫功能,进而形成抵御乙肝病毒的抗体,并长期存在于其的血液当中,防止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3]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通过母婴传播的方式导致新生儿携带乙肝病毒达到新生儿乙肝病毒携带者的30%左右。根据本院以往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单纯对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并不能百分百的实现母婴之间的病毒隔断[4]



根据本单位的统计结果显示,在对400例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接种之后,16例新生儿出现无应答的情况,而这类新生儿将会是乙肝病毒易感人群。而在新生儿性别对接种效果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女性新生儿与男性新生儿之间的转阳率并无明显的差异,其结果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性别将不会对乙肝疫苗的接种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在对婴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不同时间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接种时间对婴儿免疫效果将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各个时间内婴儿的各个检测指标之间的数据差距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今后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的改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对于乙型肝炎表明抗原检查结果呈阳性的母亲而言,在对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接种的过程中,应结合HBIG,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母婴之间乙肝病毒的传播;②在对新生儿实施疫苗接种之后,应对新生儿的免疫情况进行定期检验,例如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含量等。对于无应答的婴儿应制定合理的二次接种方案,并及时进行二次接种,提高接种效果[5]



总而言之,在运用016的方式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之后,其所取




得的效果较为理想。然而根据研究发现,依然存在无应答的情况存在,因此在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之前,制定科学的接种措施,并对二次免疫的实施方法进行探讨,能够有效的提升乙肝疫苗的接种率,提高预防效果。



参考文献:

[1]周贤雅,刘演艮,苏海燕,等.广州市416例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5181122-23.



[2]刘爱玲,魏海燕.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10817-18.



[3]冯艺,颜丙玉,张丽,等.山东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乙型病毒性肝炎报告病例临床分类复核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251445-46.



[4]文亮,高丽.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1135-136.



[5]王选中.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的预防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究,20141225145-146.编辑/申磊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k2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