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期中考试总结分析

2022-08-10 04:49: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三语文期中考试总结分析》,欢迎阅读!
期中,高三,语文,总结,分析


高三第一学期语文中考试试卷分析

语文教研组



作为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命题本着“平稳”的特点,试题题型严格依照新课标试卷模式,试题难易程度为中等,试题内容体现(新课标)考试大纲》要求,关注社会热点。

现就学生卷面情况总结如下: 一、进步显著:

与第一次调研考试相比,在答题规范与卷面书写有了显著的进步:

1学生在进行主观题解答时,能够做到对答案分点分层,如运用序号“①②③…“以及借用标点符号,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答题内容。

2学生能够巧妙借助试题分值确定答题要点,“六分试题”,能够自觉的把答案切分为三个部分。

3、诗歌鉴赏能力有提升11分”的试题,基本上都达到了“8分”。在诗歌“形象、情感”知识点考查时,能够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泛泛而谈减少了。 4作文框架结构清晰,能做到“三大三小三小”模式进行写作,学生在写作上已经做到思路条理化,改变了以

- 1 -






往的“提笔就写、不知所云”的状况,并且在书写上有明显的提升

二、存在问题:

1、整体感知能力欠缺:文言语段翻译第二题翻译时,学生没有意识到欧阳玄是一位宽容、大度、善成人之美之人,而是以今看古,受文中“窜”的影响,理解为“偷偷地进行改动”

2、识记能力方面,只“识”不“记”:名言名句默写试题,最为可惜的是,学生不是错在不知道,而是不清楚、记得不牢固,比如:把“而未尝往也”中的“尝、也”写作了“常、矣”“蓝田日暖玉生烟”中的“生”写为“升”把“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到”写为“稻”等。

③“以题解题”能力欠缺:比如“第16题”,试题要“阅读下面文字概括‘粉丝’的特点”在试卷批改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抛弃了所提供的材料,另起炉灶,大谈特谈,不着要点。

三、工作方向:

通过考试反馈的信息,要做的就是“扬长补短”“一课一得”

- 2 -






1基础能力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意识,计划利用早读与课前,落实“名言名句”的检查,总结学生的常错点、易错点,让学生重点识记。

2、诗歌鉴赏与作文写作的良好局面使我们更加坚定“一课一得”这一授课思想,课堂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学生的有效掌握。实践证明,少讲、精讲是实现课堂知识有效落实的必要保证。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坚持这一授课理念。

3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效度”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程度与钻研程度。作为老师,第一要务在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那就要求我们老师要“退一点”学生要“进一点、近一点”,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演,让他们在展现中去解疑、去收获。这一措施也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要探讨并逐步尝试、落实这一理念,让学生“动起来”

- 3 -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jZ.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