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贷引发的思考和应对策略

2023-02-18 04:37: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校园网贷引发的思考和应对策略》,欢迎阅读!
校园网,应对,引发,策略,思考
大学生校园网贷引发的思考和应对策略

作者:黄超群

来源:《时代经贸·北京商业 2018年第30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大众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观念逐渐改变,信用消费、超前消费模式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特别是青年学生。他们猎奇心理强,胆大爱冒险,购买能力低,却愿意尝试超前消费,借贷消费,近年来校园网贷呈爆发式增长,校园贷引发的悲剧屡屡上演,层出不穷。

【关键词】校园贷;高校;网贷

据有关调查表明,约83%的大学生曾经有过“短期资金短缺”的窘境,61%的大学生倾向于“分期消费”,29.03%的大学生申请过贷款,其中超六成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贷款。手头拮据却消费欲爆棚的大学生群体成为互联网金融业争夺的主流阵地,他们对网贷接受度高,加上网贷消费形式多样,大学生一旦面临资金短缺,“校园网贷”快速、方便,可以提供分期购物和现金消费,便成为他们的首选。呈爆发式增长。

主要集中表现为购买电子商品、恋爱消费、分期旅游,餐饮娱乐其中42%的人选择购买数码产品,39%的人用于旅游和聚餐,3%用于男女朋友消费,13%用于购买生活用品。

一、高校校园贷产生的原因

(一)大学生消费盲目性

受超前消费与虚荣心理的影响,大学生赶潮流、追时尚、买新品、爱享乐、喜攀比、乱跟风。女生喜欢追求精致昂贵的衣服、化妆品、包包,男生爱买高档手机、电脑电子产品。别人有我亦应有,羡慕盲目跟风,不考虑家庭情况,果断买买买,故校园网贷为其提供了一个便利可行的途径。

(二)校园网贷易操作性

校园贷平台门槛低、易操作、轻审核、贷款快。为了抢占市场,扩大业务,有些公司抓住的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提供低门槛的信贷消费服务,甚至打着“零首付”“零利息”“3分钟到账”的广告,宣称“有学号就能借,有身份证就能贷”。贷款程序简单便捷,不筛选学生是否有偿还能力,从而纵容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诱导大学生过度消费。

(三)大学生消费灵活性

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侵袭,大学生追求衣食住行的独特性及差异化,缺乏理财计划随机消费、冲动消费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收入来源单一(父母给的生活费),经济拮据时,不会紧衣缩食,网络信贷成为大学生很好的一种资金来源,让他们更坚定从容,恣意任性地去消费购物,然后分期偿还贷款。这不仅刺激大学生的攀比和虚荣心理,更为大学生超前消费观养成提供条件。

二、校园贷的危害

(一)个人与家庭信息的泄露,给大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带来隐患


不管是何种方式的校园贷,都要学生提供个人身份证、学生证、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家庭地址等,还有平台为深陷还款旋涡的女大学生提供“裸照”抵押贷款,但贷款还清后是否删除其裸照则无从考证,这些信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泄露给不法分子,给大学生带来人身、财产隐患。

(二)“合同陷阱”产生的各种费用让学生无力偿还,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大学生花钱的“理想”和缺钱的“现实”冲突颇大。许多学生对自身还款能力高估,由此导致拆东墙补西墙,借新贷还旧贷的窘况愈演愈烈,而大学生校园贷的合同,会有很多的陷阱,手续费、滞纳金、利息等,学生无力偿还导致债台高筑,从而违约,网贷平台就会采取公开裸照、威胁、恐吓、跟踪、骚扰等方式催债,这样会使大学生心理和身体恐惧、矛盾、纠结,给学业造成困扰,甚至以极端方式结束生命。

(三)网贷导致大学生信用危机,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大学生忽视风险,冲动消费,且偿还能力弱,信用等级低,绝大部分银行对大学生信用卡贷款的限额都控制在百元级别,且审核程序复杂,基本无法满足其需求,故大学生选择网贷,但却对逾期后果缺乏认知,信用意识淡薄,若无法在合同规定的期限还款,导致社会的信用危机,严重的影响个人征信、银行贷款与未来的发展。

三、校园贷的对策

(一)家长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

消费理念,指导其制定理财计划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消费习惯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影响深远,父母要身体力行,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并指导孩子树立健康、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制定理财计划,养成预算习惯,记录消费清单。让孩子努力做到不攀比、不盲从、不炫富、不网贷,理性消费、合理消费、适度消费。

(二)学校加强对大学生法律

识、网络安全的知识普及和心理知识的辅导,增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1、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律思维缺失,遇到超过国家规定的利率网贷催款时,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权。因此高校可定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或邀请法律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对目前网贷存在的法律陷阱进行剖析,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2、高校可开设网络安全、网信安全课程等并纳入学生选修课,邀请金融监管机构、网信安全部门的专业人员在校授课,普及网络安全知识、逾期滞纳金、违约金等基本金融常识,增强学生金融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3、通过思政课、党建、消费心理学课堂或团日、党日活动等,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消费观,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理财理念和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4、高校的心理咨询室不定期开展心理讲座与心理辅导,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排查,对有心理问题的建立档案,并安排辅导员时时关注,适时疏导,于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及时跟踪观察,特别是遭受突发、重大事件的,如陷入网贷裸持陷阱,要联系家长一起协调,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防止极端事件的发生。


5、学生建立贫困生资助帮教体系。对家庭困难,生活拮据的大学生进行相应的资助和定期的帮教,给他们多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或者创业支持,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减少网贷事件的发生。

(三)班级加强诚信教育、廉洁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各班级通过主题班会、廉洁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第二课堂等形式,开展修身养性的人文素质活动,加强廉洁教育、勤俭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廉洁俭朴的行为习惯,形成不盲从,不攀比、不贪图享乐、不酗酒赌博,不网贷的行为素养,引领健康的价值取向。

(四)政府加大对信贷的监管力度,加大网络平台的摸查整改,定期监测,协助学校保障学生的权益

1、建立校园网贷的日常监测机制。定期关注校园内的网贷活动的拓展,与校园的保卫科建立联系机制,一旦发现有校园不良网贷及时实行预警机制。

2、建立不良网贷的处置机制。网贷进校园采用批准机制,定期对高校的不良网贷的风险进研究分析,定期通报,对严重违法违纪的行为严惩不贷,对不良的校园网贷和高利贷要追究其责任。

3、加强对金融和网贷行业的监管力度。制定相关的政策,出台相关的办法,优化校园信贷市场,可以严格网贷的审核标准,完善校园网贷审核的制度(必须家长提供担保,学校开具证明),减低不良网贷比率。

4、健全网贷平台的资格审查体系。对网贷平台进行严格的审查,审查平台各项手续是否齐备,利率是否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网贷平台的宣传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等,促使互联网金融康发展。

5、政府加大对校园不良网贷的宣传机制。通过报纸、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媒介对不良校园信贷进行宣传报导,用具体事例唤起大学生的警醒,引起警示作用,减少大学生不良网贷的发生,避免校园贷产生的恶性或极端事件。结语:大学生网贷给大学生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给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社会、学校、家庭都齐抓共管,共同促进互联网金融下大学生健康成长。

(江西服装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1

参考文献:

[1]顾海亮.杜绝“校园贷”陷阱构建高校和谐校园[J].产业与经济论坛,2016,15(19).

[2]叶岩.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管理信息,2016,19(16).

[3]蒋广平.关于大学生校园网贷的分析与建议[J].时代经贸. 2016(34).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eD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