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共产党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 》,欢迎阅读!

中国共产党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
作者:何占周
来源:《科技视界》 2013年第25期
何占周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1)
【摘 要】在推进党的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越来越把重点放在党的执政问题上,围绕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开展党的各方面建设,并逐步形成了我们党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执政党;执政能力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是我们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共产党如何执政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及其执政党长期探索并致力于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提出了许多观点,逐步形成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
1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初步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思想
毛泽东还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开始思考执政党建设问题。他指出“夺取全国胜利只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提高做好经济工作的本领。”否则,“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站不住脚,我们就会失败。”他还说“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
党的“八大”,曾经对党执政后地位的变化和可能带来的问题从理论上政治上做过深刻的分析,要求全党同志必须谦虚谨慎,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防止脱离人民群众,经得起执政的考验。为此,毛泽东提出了关于执政党的中心任务问题,关于建立新型的党群关系问题,关于依靠民主打破“历史周期律”的问题,关于从严治党问题等一系列问题。“毛泽东的思考和措施,是我们党探索执政党建设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党通向执政规律的真理性认识的重要阶段,有着长远的指导和启示作用”。[2]
2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进一步阐发这一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中,全面总结国内外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期中国的国情党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系统揭示了执政党建设的客观规律,提出一系列新的思想。他指出,“执政党也不是很容易当的。执了政,党的责任就加重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就加重了,我们领导干部的责任就加重了。我们要负担什么责任呢?在过去,我们无非是闹革命,革命胜利后,我们党执了政,掌了权,就要担负起把国家引导到社会主义道路去和进行建设的艰巨任务”。[3]地位变了,任务变了,面临的课题也变了。针对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和党内、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问题,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搞好党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以及党同群众的关系。要坚持党的优良作风,反对官僚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一句话,要把党管好。邓小平曾多次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强调要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把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问题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任务密切联系起来。
他一再指出:实现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变革,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学习,除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外,还要学习经济学、学科学技术、学管理,“在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面前,我们党总是要学,我们共产党人总是要学”。[4]这实际上是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进一步阐发,对共产党如何执政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3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明确提出这一思想
江泽民同志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他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党始终成为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他在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深入研究世界上一些执政党丢失政权的深刻教训,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党长期执政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他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我们党如何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从根本上说明了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执政的内容、执政的任务和执政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突出地把执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上,第一次明确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列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指出“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五个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围绕着如何巩固执政地位、如何执政,如何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等等,来研究和部署党的建设问题。
4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研究这一思想
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当今国际环境和时代要求,根据当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艰巨任务,根据党的自身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不断对党的执政能力进行研究和阐发。他在十六届一中全会上指出“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应该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中央政治局委员的第四十次集体学习,其主题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十六届四中全会专门研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在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5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深化和完善这一思想
当前,国际环境更加错综复杂,我们党面临着更加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成了必须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加以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深认识到这一点。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并于2013年6月18日开始,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中共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
动等。这充分体现了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作为执政党,不仅要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各个方面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而且要始终紧紧扣住执政这个根本问题来做好党的建设的大文章。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才能经得起执政的考验,才能把国家的事情办得更好。
【参考文献】
[1][2]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
[3]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
[责任编辑:曹明明]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c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