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教育

2022-08-20 13:56: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家庭教育》,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
论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 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 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 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 教育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 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

1家庭;2学校;3

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 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 分必要的。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 程。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 地发展,为接受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校后,配合学校使其德、智、 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 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 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 中,与学校教育社会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 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 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 教育具有早期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 3岁到


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 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 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 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 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 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 4岁时就达到了 50%4-8又增加了 30%, 817岁又获得了 20%。可 幼儿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 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 的关键。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 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比 学校教育要及时。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 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 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故此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 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 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而学 校之中,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孩子,只能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 育,也就是群体教育,因时间及精力所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 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甚至因此使孩子对教师的照顾不周而产生不信任 感,而家长可以及时引导孩子端正认识。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 育既可以使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接受集体教育 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又可以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

孩子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家庭这个小环境终将步 社会,接触家庭外的人群、事物。社会中那些真善美假丑恶不时地进入 孩子的


视野,大人采取隔离手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家庭中的电视录像也会从 不同角度不断地反映着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儿 童特别是幼儿乏理性的辨别是非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他 们对身边发生的亲切的可怕的事物,敏感性强,而这种敏感性正是培养理性 辨别能力的良好基础,做为家长应利用这一拓点帮助孩子在这种感受能力的 基础上,发展对社会生活的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过滤社会信息,优化 孩子幼小的心灵。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针对孩子年幼接受能力不太强的 特点,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 他们具体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体会到丑恶的卑鄙,可以帮助孩子 增强扬善除邪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家庭做好 这方面的工作,有助于安定小家庭大环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康的 细胞,才能有健全的肌体,细胞有病,就会引起肌体发病。古人云:“身修 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观 点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家长做好优化儿童心灵的工作对安定社会,安定国家 功在千秋。

总之,做为家长要充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Xf.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