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帮扶留守儿童

2022-08-23 09:54:4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如何帮扶留守儿童》,欢迎阅读!
帮扶,留守,儿童,如何
浅谈如何帮扶留守儿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如何做好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工作,已成为班主任工作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在此,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对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作一个粗浅的探讨。 一、深入调查研究,建立留守档案

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是搞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基础。由于留守学生的年龄和所处的生活环境等情况的差异,每个班主任所要面对的留守学生都不一样。因此,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首先得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有的放矢地因人施教。

怎样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呢?我的经验:深入基层,进村入户,找村民、老乡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对班级留守儿童逐一进行调查。建好以下留守档案。

1.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性格、特长爱好、身体状况、同伴关系、心理需求、学习成绩等;

2.留守儿童的父母情况:包括父母姓名、外出务工的地址、联系方式、对孩子的关心程度;

3.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情况:包括与留守儿童的关系、住址、文化程度、联系方式等。在此基础上,予于整理建档,一旦登记资料发生变化,及时给予更新。 二、抓住留守共性,实施群体教育 留守儿童多是以“自理式”“隔代式”“寄居式” 三种方式生活。他们之间存在一些相同的特征。在工作,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共性,实施群体教育 1.留守儿童的三个共性 一是学习缺乏有力的监督。“自理式”的孩子学习无人监督不用说,“隔代式”或“寄居式”代理监护的,由于代理监护人的文化不足和忙于生计等原因,一般只保证孩子“吃上、穿上、少生病”,对孩子的学习管理力不从心。 二是生活缺乏周全的照顾。“自理式”的孩子生病得不到科学的照顾,乱吃药、吃错药的情况时有发生。而“隔代式”或“寄居式”的,由于监护人与孩子的“代沟”问题,不会管、不好管、不好说、不好问等原因,导致留守儿童的需求无处诉说,生活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三是情感缺乏正确的疏导。需要亲情呵护是孩子的本能,由于远离父母,“受到委屈无处诉”是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留守儿童如果总处于孤独之中,很容易产生悲观、自卑等消极情绪。久之会养成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或叛逆等不良性格。 2.集体教育的三点措施

一是开展学习互助,进行常规检查。为解决留守学生学习监督不力问题,班主任可把学生组织起来,相互结对开展互助学习。让一些品学兼优、认真负责的同学担任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小组长,每天检查学习和作业情况,班主任负责全盘监督,定期进行常规检查。我班学习互助活动的开展不仅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爱、老师的关怀,而且和谐的学习氛围减轻了留守学生的学习压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习信心、体会到了与全班同学一起共同学习的幸福!

二是举办主题班会,开展全面教育。为解决留守学生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班主任要根据班级和留守学生情况,采取召开主题班会等方式,进行全面教育

三是搭建交流平台,消除儿童困惑。为解决留守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存在的问题,我除开展班级活动、邀请专家讲课等方式引导外,还设立了班级“知音信箱”,让他们把平时不愿直接向别人诉说的话投入信箱,每周三由班长负责开箱,收集各种意见、建议和心里话。属于个别现象和个人隐私问题的就单独疏导或以书面形式答复,对于普遍性问题则给予公开回答。


三、根据个体差异,开展针对帮扶

由于留守学生的个体差异,集体教育解决不了的问题,则需要班主任单个开展针对性帮扶。针对性帮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症下药 2.真心关爱 3.注意方法

四、做好家校沟通,搭建爱心桥梁

让每个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因此做好家校沟通,搭建爱心桥梁,是我们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日常工作,我通常采取以下三种手段进行沟通: 1.进行家访 2.电话QQ 3.利用书信

五、寻求多方支持,形成教育合力

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作为班主任,我们应抓住这一有利条,寻求多方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工作,我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寻求支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N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