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答辩流程

2022-10-08 15:55:4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毕业论文答辩流程》,欢迎阅读!
答辩,毕业论文,流程


毕业论文答辩流程及技巧

1简要叙述毕业论文的内容

叙述中要表述清楚你写这篇论文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一般约10分钟左右。这就是答辩老师听你讲故事的全过程,那么要讲好这个故事就要做一个好的PPT,一个好的PPT需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PPT 模板的选择

1. 艺术又不花哨。不能整篇都是单调的白底黑字,要适当的进行一些艺术设计比如加入一些合适的图标或版型设计,但不必过于花哨。 2. 展示学校特色。比如可以把学校或部门的LOGO放入。 3. 看起来有技术范。适当有点技术含量(适当的动画演示工作视频插件等)会体现个人水平和能力。

二、 内容的组织和讲解

1. 不能照念PPT文字背景介绍一般2-3页,最好是用数据和图表来展示,但

信息量要足,目的是给出研究背景,从而引出自己的研究目的。

2. 全文工作思路,1-2页。可以用路线图展示自己的研究思路。理清逻辑,可

以快速理解自己的研究路线。

3. 重点讲解为什么要进行下一步,要有实验数据支撑,使得逻辑清晰,不能让

人觉得为了凑数据而去做。

4. 最后一定要有总结,重点展示个人工作和结论 5. 展望和工作的不足。

6. 致谢。致谢还是认真写好一点,不要照抄,免得闹笑话。最后要感谢答辩委

员会的成员。

三、 其他注意事项

1. PPT内容信息应完整,包含回答问题所需素材,如出现文献,应给出该参考文献和方法名称。

2. 必要的细节应保留在ppt中,体现自己的工作量,但这部分可以根据情况少讲或不讲。

4. PPT文字越少越好,多用图表图片展示,对图片图表要有注释。具体结论和分析要自己口头叙述,讲清楚就好,不要太啰嗦,不然时间不够。 5. PPT最好都按序播放,不要点击跳来跳去,这种形式会扰乱观众。 6. ppt30页左右,重点讲解大约20页。

7. 提前演示PPT,免得因为不匹配或者格式问题有些图片动画展示不了。 8. 专业词汇不能搞错,不能使用太口头话的术语。

2即兴答辩




答辩老师向你提出23个问题后,其中一个问题一般针对你的论文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提出问题,考察学生对引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是否准确。第二个问题,一般针对你的论文中所涉及的某一方面的论点,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或专业实务进行讲(论)述。考察你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对你实务(实际)工作的联系及帮助,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三个问题,根据学生有一定工作经验提出专业理论或实务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以工作实践中遇到的案例和实务,研讨理论依据或当前所学专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及热点问题。考察学生专业方面的潜在能力。

1)正确、准确。正面回答问题,不转换论题,更不要答非所问。 2)重点突出。抓住主题、要领,抓住关键词语,言简意赅。 3)清晰明白。开门见山,直接入题,不绕圈子。

4)有答有辩。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既敢于阐发自己独到的新观点、真知灼见,维护自己正确观点,反驳错误观点,又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修正失误。

5)辩才技巧。讲普通话,用词准确,讲究逻辑,吐词清楚,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助以手势说明问题;力求深刻生动;对答如流,说服力、感染力强,给教师和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



答辩准备

1

学生自述需要准备的问题



1)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4)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

5)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哪些

6)还有哪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得不够透彻 7)文章的基本观点和立论依据 8)本文的优缺点

9)论文有何创新之处 10)重要引文的具体出处 11)本文提出见解的可行性

12)定稿交出之后,自己重读时发现的缺陷 13)写作毕业论文时的体会

对以上问题应仔细想一想,必要时要用笔记整理出来,写成发言提纲,在答辩时用。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临阵不慌。




2

答辩中老师常提出的问题





1)毕业论文采用了哪些与本专业相关的研究方法 2)论文中的核心概念是什么?用你自己的话高度概括 3)你选题的缘由是什么?研究具有何种现实指导意义 4)论文中的核心概念怎样在你的文中体现

5)从反面的角度思考:如果不按照你说的去做,结果又会怎样 6)论文的理论基础与主体框架的关联?主要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7)经过研究,你认为结果会是怎样?有何正面或负面效果 8)论文研究的对象是个体还是群体?是点的研究还是面的研究 9研究的应然、实然、使然分别是什么

10)论文中的结论、建议或策略是否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11研究对象是否具有可比性?研究框架是否符合论文规范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M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