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安徽科技学院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欢迎阅读!

安徽科技学院科研工作量计算方法
第一条 为标准我校科研管理工作,调动广阔教学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 本方法所称科研工作量是指我校在职教职工从事科学研究的量化指标〔分〕,每年度核算一次。
第三条 凡计算科研工作量的科研工作成果,完成单位署名必须标明“安徽科技学院”,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
第四条 由我校科研人员独立完成或主持完成的科研工作成果,按本方法全额计算科研工作量。
一、论文类
论文工作量依据“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中论文分类标准, 结合我校具体情况,规定如下。
文科
论文类别
一类 600
二类 200
三类 80
四类 20
SCI三区以上 700
其他一类 500
理科
二类 三类 四类 150
50
20
分值〔分/篇〕
注:1、学术论文一般应在3000中文字符以上版面,不足以上字数标准的按同级文章50%计分;
2、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为我校教职工,我校为第二署名单位计算全额工作量的30%。 3、三类学术论文不包括学院类本科院校学报〔本校学报除外〕。
二、著作类
著作类型 分值〔分/万字〕
注:
1、学术专著计分起点为4万字,少于4万字的不计分;
学术专著
50
编著、译著、科普著作
20
2、著作中非作者研究成果的附录部分不计分;
3、合著成果的作者必须独立撰写4万以上,否则不计分; 4、“学术专著”应经校学术委员会或校外专家审议认定。
三、科研项目类
项目类别 分 值〔分/项〕
二类以上 1000
三类 600
四类 200
五类 50
注:1、上述项目计算标准均指由我校主持的科研项目;横向项目工作量的计算标准为:自然科学类20分/万元,人文社科类40分/万元。
2、“项目类别”采用省教育厅公布的“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中科研课题分类表认定标准。
3、结题考核不合格的,不计算工作量。
四、科研成果类
科研成果包括:鉴定成果、授权专利、审定新产品〔品种〕、制定标准等。
授权专利〔分/项〕 发明
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新产品〔品种〕
审定
成果〔分/项〕
标准制定
成果鉴定
500 150
国家级400, 国标400,行标300, 省级200
300
注:科研成果工作量以取得证书的年份计算该科研工作量。
五、学术活动类
校内作学术报告〔分/次〕
15±5
指导学生创新科研课题〔分/项〕
15
注:1、上述所有学术活动都必须事先经科研处批准或备案方可计算工作量。
2、校内学术报告工作量,以副高职称15分为基准分,正高职称加5分〔即20分〕,中级及以下职称减5分〔即10分〕。
3、结题考核不合格的,不计工作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HW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