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

2022-10-24 01:36:4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欢迎阅读!
积极,培养,概念,自我,怎样


一、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自我塑造

积极的自我概念是建立在对现实自我全面客观知识基础上的一种积极态度。意味着一个人对自我的认同和积极接纳和一个人对自我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包括两个方面:





1、全面客观认识自我





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是形成积极自我概念的基础。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条途径进行:

(1)积极参加社会交往。一个人要想全面客观认识自我,首先必须积极进行社会交往,充分表现自我,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米德强调,自我概念来源于社会交往,自我概念也只有在社会交往中才能形成,因此,社会交往对于个人全面客观认识自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合理运用社会比较策略。每个人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免不了要与别人进行比较。进行社会比较是每个人全面客观认识自我的重要方式。合理的社会比较策略,对于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少同学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常常犯有严重的错误。譬如,有些同学总是拿自己的弱点跟别人的优点相比,总是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同时,却只看到别人的优点看不到别人的缺点,这样势必会夸大自己的不足,抹杀自己的长处,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相反,有些同学只是看到自己的优点,对缺点却视而不见,这必然会形成虚假的自我概念,在实践中导致盲目自大。合理的社会比较,必然是综合的比较。既要横向比较,也要全面比较,绝不能无原则的攀比。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起点,譬如家庭背景、生理状况、智力程度、生活遭遇人人不同,因此,在社会比较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这样自然而然就会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3)留意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库利在其自我概念的理论中提出了镜中我的概念,他十分强调别人的态度、评价对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就是他人态度或评价在自我头脑中的反映。当然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体的评价往往不同,同一个人对同一个体的评价在不同的时期也会发生变化。每一种评价都不可能是对自我的全面客观的评价,但只要我们把它们综合起来,就能得到比较全面的自我概念。因此在生活的过程中,我们要留意来自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异性等多方面的信息,这样我们就能够逐步形成对自我的全面客观的认识。当然在听取别人的意见的过程中必须要虚心认真,从而不断调整自我、战胜自我、完善自我



2、积极悦纳自我

悦纳自我是发展积极自我概念的核心和关键。一个人首先应自我接纳,才能为他人所接纳。悦纳自我是要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无论是好的或坏的,成功的或失败的,有价值的或无价值的凡自身现实的一切都应该积极悦纳,要平静而理智到对待自己的长短优劣、得失成败,要乐观开朗,以发展的眼光开看自己;既不以虚幻的自我来补偿内心的空虚,自欺欺人,也不消极回避自身的现状,更不能以哀怨、自责






甚至厌恶来否定自己。在自我悦纳的基础上,培养自信、自立、自强、自主的心理品质,从而发展自我更新自我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是否能积极接纳自我,不仅与他是否能全面客观认识自我有关,而且与他的个人抱负水准有关。当一个人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太大时,就容易导致拒绝自我(如自卑、自杀),对于大学生来讲尤其应当注意。他们往往对自己的期望很高,脱离现实,一旦遇到挫折,势必会造成悲观情绪,进而拒绝自我。所以,在全面客观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对于大学生来讲,即不能没有抱负或抱负太低,也不能过分追求完美或抱负水准太高,应该把抱负水准与自己的现实情况密切联系起来,把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这样由近及远,就会逐步走向成功。





3、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



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免不了遇到困难和挫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灰心、不丧气,保持自信和乐观态度是积极的自我概念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每一个大学生要有强烈的实践和锻炼意识,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挫折耐受力和各方面素质。自我的完善和发展必然会促进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反过来又会促进自我的完善和发展。





二、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措施





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除了学生的努力以外,学校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创造条件加以引导: 1、开设心理学课,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生理和心理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并逐步走向成熟。在这一时期,他们一方面对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了解得不够深入;另一方面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够高,情绪波动性大,这就客观上要求学校教育者开设形式多样的心理学课,帮助和引导大学生了解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加深对自我各方面的认识,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



2、落实素质教育,改变应试教育的单一评价模式

现行的教育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它仅仅以考试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这样势必引导学生产错误和片面的自我概念。落实素质教育,可以使每一个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3、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自我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G1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