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幼儿教育中践行陶行知思想策略探索》,欢迎阅读!
![陶行知,践行,幼儿教育,探索,策略](/static/wddqxz/img/rand/big_93.jpg)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幼儿教育中践行陶行知思想策略探索
作者:吴英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14期
幼儿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所重视的,陶行知思想为幼儿教育的实施与发展指明方向。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和社会即学校三方面。这三方在幼儿教育中各有侧重,以从不同的方面体现“生活教育”思想,又呈现相辅相成使幼儿教育与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生活教育”形成相得益彰的教育效果。 一、生活即教育:营造生活化的教育环境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为“生活即教育”。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应为幼儿营造生活化的教育环境,使幼儿生活中蕴含着教育的因素,教育教学活动中富含生活化的元素。
(一)生活即教育在园所的体现
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思想的作用下,教师应将幼儿园教育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幼儿在园所的一日生活中充满教育。一方面,教师可以视幼儿生活中涉及的所有内容为实施教育活动的资源,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常见到的场景。幼儿园是幼儿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教师应从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充分地挖掘生活化的教育内容,将幼儿的生活与学前教育目标相融合,使幼儿的在园生活与教育形成紧密的关联性,将幼儿的教育活动融合到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日常生活与教育活动相互渗透又相互包含。
另一方面,针对学龄前幼儿的教育活动,教师应以丰富生活经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審美、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为主,其教育内容本身就具有生活化的元素或者是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挖掘某个点以生成具有生活化的活动课程,以达到增长幼儿生活经验与提升技能的效果。
(二)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教师将学前教学活动生活化是将幼儿教育做到由生活中来且对幼儿的日常生活形成有效指导效果的主要途径。针对幼儿园不同阶段幼儿的日常生活指导。 二、教学做合一:实践性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生活教育”思想中,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为幼儿园生活即教育指出具体化的教学方法[][3]。教师的教应以幼儿的学为核心,并且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是以幼儿的做为根本目的的。
(一)做中学,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思想,先提到“教”,即教师教的方法,教师对幼儿的教学过程既要指导幼儿学习,又要在其中使幼儿自主学习,在师幼间形成教学相长。“学”,即幼儿学习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应体现学习的主体性以实现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做”,即幼儿动手操作切身体会,以实现力促幼儿健康发展的效果。 (二)实践性的幼儿活动课程
教师创设的实践性的活动课程是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有效载体,为幼儿在做中在活动学习与体验提供支持。一方面,实践性的活动课程,如教师引导幼儿进入花园来到户外对植物进行观察以描述不同形状的树叶,不仅可以改变幼儿接受与学习知识的方式,即由传授式教学活动转变成体验式教学活动,而且可以为幼儿营造自主探究活动过程且愉快的教学氛围。实践性的活动课程以其自身的特点能够满足幼儿的心理发展需求。一是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能使教师以幼儿发展为中心进行活动设计,避免出现以教师为主导的幼儿教学模式的出现,并且在活动中教师重视与幼儿的互动;二是实践性的活动课程更能调动起幼儿对相关知识内容自主探究的兴趣,以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另一方面,以幼儿的做为中心开展教与学活动,将教师对幼儿的教学过程转变成幼儿的学习过程。教师应为幼儿创设适宜的学习氛围以激活幼儿的求知欲。在幼儿的做中在实践中,教师要转变成协助者与促进者的角色,尤其要在幼儿的实践活动中做好与幼儿的互动。 三、社会即学校:幼儿园教育一体化
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中,“社会即学校”指出了幼儿园与社会具体化的关系。幼儿园应在“社会即学校”思想的引导下探索幼儿园教育一体化,以在幼儿教育中形成幼儿园、家长和社会三者的教育合力效应。 (一)幼儿教育一体化
落实对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仅依靠幼儿园和教师的力量与努力是不能实现的。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社会即学校”的思想为我们开展有效的幼儿教育指明方面,我们应建立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幼儿教育体系。一方面,幼儿教育工作涉及面较多,集中于幼儿园和幼儿家庭,但还需要社会层面的支持。因此,在幼儿教育方面,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方应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以对幼儿教育发展形成合力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E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