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浪淘沙》(其一)教案》,欢迎阅读!

精读引领课
——《浪淘沙(其一)》+《横江词(其四)》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 2.想象古诗描写的壮丽景色,掌握古诗中夸张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有声有色,揭示课题
1.教师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听读古诗《浪淘沙(其一)》,观赏插图,进入古诗描绘的情境。
2.板书课题: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
3.交流诗题:《浪淘沙》是由九首诗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二)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学生自由朗读《浪淘沙(其一)》,能读正确,读出节奏。 重点读好“曲”和“簸”的读音。 2.指导学习《浪淘沙(其一)》。 (1)品读第一、二句诗。
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黄河?(雄伟壮观……)
思考:你能从哪些词语体会到黄河的雄伟壮观?(九曲黄河、浪淘风簸……) 朗读提示:读出黄河雄伟壮阔、气势磅礴的美。 (2)品读第三、四句诗。
联想:面对着气势雄伟来自天边的黄河,你会想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 感知:诗人又想到了什么呢?(穿越时空,与作者对话)
思考:品味“上”字。这个字用得好吗?可否改为“到”“过”“去”? 假设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到了牵牛、织女的家,想象一下会看到怎样的画面。 朗读提示:最后一句要由豪迈转为轻柔,读出牵牛、织女家的宁静美好。
2
(3)体会古诗中夸张的表现手法和这样表达的好处。(突显画面感,读起来气势磅礴)
(4)有感情地朗读《浪淘沙(其一)》。
(5)小结学法:抓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感知景物的特点。 (三)整合阅读图书中的《横江词(其四)》
1.自由朗读《横江词(其四)》,结合注释和译文,读懂诗意。
2.思考:李白笔下的横江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横江的特点的? (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
3.借助阅读提示,感知横江浪涛的凶险以及作者的心情。 4.比较两首诗的共同点,掌握诗人借景抒情的写法。 (四)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浪淘沙(其一)》 2.搜集牛郎织女的故事,读一读。 三、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 浪淘沙(其一) 景物特点——想象画面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6m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