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2-10-25 23:28: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的探索与实践》,欢迎阅读!
党组织,基层,形式,探索,优化
关于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的探索与实

作者:杨超

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4年第2



中共白城市洮北区委书记 杨超

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是一项崭新的研究课题,白城市洮北区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已建立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协联建、城乡联建和跨乡联建五类联合党组织23 个。通过进一步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推动了各种资源统筹,取得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强带弱、共同发展的良好效果,为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事业进步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切实找准基层党组织联建工作的结合点和突破口

一是围绕强村富民实施“村村联建”。采取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先进村带后进村等方式,建立村村联合党组织,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实现了村级事务统筹管理经济社会事业统筹谋划、主导产业共同发展,收到了“联组织、兴产业、富百姓”的实际效果。平安镇大中兴联合党总支联建后各项成效凸显,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荣誉称号,得到省委组织部领导的充分肯定。2013 年,联合体集体收入突破100 万元,人均收入8900 元,达到了历史新高。

二是围绕发展产业实施“村企联建”。在企业所在村,积极引导村党组织与企业党组织进行联建,实现了“建一家企业、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共同发展目标。采取村党组织书记与企业负责人双向交叉任职、村党组织书记列席企业党组织会议、建立村企党组织联席会议制度等形式,把企业党组织与所在村党组织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以企带村、以村促企、互惠共赢”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三是围绕助农增收实施“村协联建”。在产业发展村,积极引导村级党组织与协会、合作社进行联建,达到了扩规模提效益的目标。广泛推行“支部+协会+基地+农户”四位一体党建促发展模式,采取统一规划产业用地、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扶持政策等措施,聚集产业骨干,打造“一村一品”农业产业示范点,带动产业规模化经营,提升了村级党组织引领发展的能力。平台镇红塔村与雪寒韭菜协会联建后,蔬菜大棚发展至666 栋,年产值1100万元,村集体创20 余万元。

四是围绕互惠双赢实施“城乡联建”。在城乡结合部,以实现党建共促、资源共享、事务共管、就业共推、维稳共抓、弱势共帮和文化共创为目标进行组织联建,积极探索村企居联建、村居联建等模式,积极构建广泛覆盖城乡、直接服务发展、适应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党组织体系,推动党建资源共享、组织优势互补。铁东街道明珠社区与辖区单位白城热电厂和毗邻的东风乡工农村,探索实行村企居党组织联建后,三方资源在联建活动中得到有效整合。

五是围绕协同发展实施“跨乡联建”。在各乡镇,将同一产业的行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社党组织联合起来,建立跨乡联建党组织,形成了抱团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选聘相关农口部门负责人任技术顾问或经济顾问、各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定期召开总支联席会议等形式,实现了技术、人才、信息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了产业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

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切实找准影响和制约联建党组织作用发挥的突出问题


一是存在联建主题单一、方式不灵活的问题。在党组织联建工作中,原来分散的党员“联”了起来,但“联”起来后干什么、怎么干?一些联建党组织没有明确的思路,导致党组织联建主题过于单一,不能更好地发挥在基层各项工作中统领全局、推动发展的作用。此外,联建的方式尚不够灵活。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协联建这三种模式,从全区来讲确实可以凸显党组织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但具体到全区党组织联建的实践,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具体联建的形式上还应更灵活、更变通,更加结合实际。

二是存在思想包袱重、利益难协调的问题。在党组织联建推进过程中,涉及各村资源调配、人员调整和利益协调等方面问题,关系到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切身利益,具有政策性强、敏感性强的特点。由于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上的束缚和障碍,导致部分联建党组织融合性差、聚合力弱。一方面,部分“被联建方”的村干部,因为职务分工高低、资源调配多少等问题,对联建工作失去信心,缺少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部分“联建方”的村干部,看不到联建的长远意义,纠缠于收入分配、债务清偿等问题,思想上负担重,行动上放不开手脚。

三是存在实施难度大、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在基层党组织联建过程中,我们逐步探索出了一些好的方法,也总结了一些先进经验,但总体来看党组织联建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在一些具体问题和环节的处理上仍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一些好的经验、做法还没有在政策制度层面上规范下来,没有形成一整套可用、管用、实用的规范制度。个别联建党组织工作制、责任机制、考评机制的不健全,导致联建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监管。

四是存在能力有局限、作用难发挥的问题。部分联建党组织“带头人”由于思想意识、工作能力和群众威信等方面的局限,在党组织联建后迟迟打不开工作局面,使联建工作停留在只“联”不“建”的层次上。联建党组织“带头人”大多为村党组织书记,在综合素质方面尚存在个体化差异,有的村书记思维开阔,敢于创新实践,群众基础好,能够通过联建党组织带领党员群众创业致富;而有的村书记年龄偏大,思维保守,虽然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是难以驾驭党组织联建后更为复杂的工作局面,导致联建党组织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三、明确方向、因势利导,切实改善工作方式和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进一步拓展和丰富联建主题与形式。基层党组织联建工作不能只局限在一村一隅的发展上,也不能只停留在破解单一问题的层面上,而是要不断深化联建主题,拓展联建内涵,将其拓展到不同行业类别的基层党组织中。比如,围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可以在城乡结合部探索村和社区联建,以实现按需对接、互利共赢;还可以按照“党群部门联软村、政法部门联乱村、经济部门联穷村、涉农部门联专业村”原则,跨区域、跨空间组建联合党组织,从而实现全区党建工作“一盘棋”。

二是进一步加强思想引导与理论武装。联建党组织作为基层党建创新的一个新形式,可以说是一个囊括多方利益的共同体、一个矛盾交织的汇集面。联建得好,可以1+1 大于2;联建得不好,可能1+1 小于1。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协调好联建党组织内部各方利益就显得至关重要。要继续加大对联建党组织所属区域内党员群众的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引导其破除各种狭隘、陈旧的思想观念,自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短期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确保联合体群众思想稳定,村级工作正常运转,联建党组织作用有效发挥。

三是进一步配套完善联建党组织工作制度。党组织联建工作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建立健全联建党组织工作机制,是实现基层党组织在科学的框架内有效运行的关键所在。应建立起权责明确的责任体系、团结协作的工作机制和公开民主的决策管理制度,以尽快形成工作合力,明确发展方向,保证联建党组织各项工作能够科学有序运行。比如,围绕贯彻上级重大决定和


经济发展问题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围绕扩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产业联营民主决策程序,围绕扩大党内民主建立党员代表议事会制度等。

四是进一步选优配强联建党组织书记。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须臾不可忽视。平时要注重发掘、培养和建立一支有远见、敢创新、能力强的优秀基层党员后备干部队伍,把农村各方面优秀人才选拔到联建党组织书记队伍中来。要进一步完善联建党组织带头人稳得住干得好的工作机制,以理想信念教育和发展技能培训为重点,切实开展好“带头人”示范培训和普遍轮训,促使其先锋表率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五是进一步健全联建党组织监督考评机制。为确保联建党组织生命力更旺盛、发展更规范必须建立一套操作性强、效果明显的监督考评机制作保障。比如,可建立实绩联考制度,针对处理热点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每半年或一年对各联建党组织联建工作做一次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相关基层党组织的年终工作考核和党组织负责人个人考核挂钩,根据结果实施奖惩,确保联建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责任编辑/赵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1P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