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叙事性作品解读

2022-08-11 23:01: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儿童文学叙事性作品解读》,欢迎阅读!
叙事性,儿童文学,解读,作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儿童文学叙事性作品解读

作者:杨春柳

来源:《教育2015年第01

叙事性作品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与抒情性作品相区别,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活事件的过程。儿童文学理论家朱自强在他的《儿童文学概论》中,将儿童文学大致分为韵语儿童文学、幻想儿童文学、写实儿童文学、纪实儿童文学科学文艺、动物文学和图画书。在这些儿童文学的分类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作品属于叙事性作品。 理解作品的主旨

比如,冰波的童话作品《月光下的肚肚狼》。肚肚狼是一只善良的乞丐狼,故事中他想尽办法希望变成王子为大家歌唱,帮助大家。可是,最终在月光下,他并没有变成王子,但他的歌声仍然成为月光下最美好的。此时,对肚肚狼来说,是否拥有王子的外表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故事想告诉大家的是:内心的美好远比外显的东西更能满足人们对幸福感的需要。最美的人不是王子,而是给予别人爱和善良的人。这就是故事的主旨。 梳理作品的主干

同样的故事用不同的讲法讲出来,艺术效果往往会有很大差异。故事和情节有什么不同?故事是文本所叙述的事情,是作家叙事的原材料;情节或者话语则是讲故事的方法,或者是故事的布局方式。比如,亚里士多德就用100多字概括了荷马史诗《奥德赛》:某个男人离家多年。海神嫉妒他,让他一路尝尽孤独和悲伤。在这同时,他的家乡也濒临险境。一些企图染指他妻子的人尽情挥霍他的财富,对付他的儿子。最后在暴风雨中,他回来了,他让少数几个人认出他,然后亲手攻击那些居心不良的人,摧毁了他们之后,一切又重新回到他手中。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这就是情节的真正主干,其他的都是插曲。

作品目录是引导学生梳理情节的最直接简单的凭借。美国学者莫提默·J.艾德勒认为: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了解。这就像是在出发旅行之前,要先看一下地图一样。以日本作家黑柳彻子所写的《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为例,该书所有目录章节中,窗边的小豆豆是写主人公小豆豆就学路上最初遇到的困境;“新学校写她初到巴学园;“校长先生节写初见小林宗作老师;再见,再见则是写巴学园最终的命运。故事的情节主干是:小豆豆因为与众不同而被迫退学,来到小林宗作的巴学园,在那里自由成长,奠定了她辉煌一生的基础。根据故事的主线,再来审视该书的目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后思考:如果把《窗边的小豆豆》整本书压缩成一篇文章的话,最应该保留目录中哪些章节?这时,大家会发现每一条目录在整本书的地位并不相同。上面讲述的4个章节是建立起整个作品的支架性的内容。而另外一些章节,特别是中间部分的章节,就是回忆了在巴学园发生的一件件难忘的事,展开来写巴学园的生活;如果去掉这部分内容,也不会影响故事的情节主干。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0Q.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