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小学语文中劳动教育的渗透》,欢迎阅读!

浅析小学语文中劳动教育的渗透
摘要:基于对小学语文中劳动教育渗透的探讨研究,首先要明确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中渗透的必要性,然后以此为基础对小学语文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有力途径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有关人士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劳动教育
引言:在素质教育理念愈发深入的渗透于我国教育领域的现如今,劳动教育所得到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但受到升学压力、传统观念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劳动教育水平始终难以提升。因此,为提高小学生的劳动能力,为他们未来学习和综合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从小学语文这一基础学科开始渗透劳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积极改变学生牢固的学科观念,与劳动教育相融合不断拓展外延,为他们成长为社会所需的综合型人才提供更大的推动力量。
一、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中渗透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中华上下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离不开世世代代中华儿女劳动人民的付出,也正是因为如此,勤劳刻苦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现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更是不能忽视这个传统美德的传承,劳动是人类生存于世界的最为神圣的活动,应当成为每一个现代人必备的行为素质。
然而,我们可以发现,随着信息化的深入与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往很多工作都可以用现代化机器设备进行操作代替,这无疑滋生了人们的惰性,青少年学生的劳动观念意识正日趋淡薄,学校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的劳动技能教育已陷入一些误区和盲区,学校劳动教育面临着相当严重的问题。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工作已刻不容缓,势必成为学校教育长期努力与追求的方向。劳动教育的形式不仅可以体现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而且也渗透于人文学科的教学之中,现有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就具有许多劳动技能教育方面的教育资源,教师就应
该充分重视学科渗透教育的作用,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
二、小学语文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有力途径 (一)将劳动教育穿插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生动,与学生生活经验都有相关的联系,教师只要善于发现,巧妙运用,就可以在教材中得到很多可以应用在劳动技能教育方面的素材。比如,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课文的主题思想在于宣扬从小参加劳动对朱德同志造成的终生影响,正面强化学生的劳动技能思想观念,可以启发学生以优秀领袖为学习榜样,增强劳动意识。语文课堂的教育意义不仅仅在于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更是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相关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让学生体会“劳动人民最光荣”的思想。
(二)将劳动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与实践活动里
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切身参与到劳动过程中,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劳动操作、动手实践技能方面能力的提升,从教学的角度上将,学生通过劳动的经历,更是丰富了其生活体验,为学生写作提供丰富的生活感悟与作文素材。例如:请劳动模范讲述自己的劳动历程,让学生进行感悟记录和分享自己的所得。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好校内值日工作,自觉完成个人的劳动任务,不拖拉、不敷衍,养成自觉自律的劳动习惯。引导学生在家里力所能及地帮忙做家务活,可以布置一些具有劳动意义的家庭作业,如帮妈妈洗碗,打扫卫生,帮爸爸捶捶背等。假期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社区公益活动,如重阳节、中秋节等节日带领学生到敬老院陪伴老年人,劳动节则组织学生集体到公园帮助清洁卫生等。在活动结束后,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帮助学生记录下他们劳动的场面,引导他们如何进行对劳动过程、劳动细节的描述,这不仅仅可以让他们将劳动历程记录下来作为永久回忆,也是丰富他们劳动体验的有效途径。
(三)将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写作训练并行
[2]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阶段学生注重对其阅读能力的培养,则高年级阶段侧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锻炼,劳动教育在增强学生劳动能力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可供写作练习的劳动教育题材。比如,在劳动节组织学生到农场帮农民采摘、收获农产品,通过忙碌的农场劳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美好生活离不开辛勤劳作,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在挥洒汗水的同时也切身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劳动结束后,安排学生进行专项写作竞赛,学生写出《劳动是苦的,心是甜的》、《劳动节的战斗》等不同主题的习作。
结束语:
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的传承与发展进程可以发现,劳动是一切知识、文化、科技发展的根本起源,社会万事万物要前进,要发展,离不开劳动的推进。而站在教育的角度上来看,小学生的劳动概念,对劳动的重要性等方面的认知较为薄弱,因此在保证小学语文教学的文化质量的前提下,还应密切关注学生健全人格与劳动素质的发展,通过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日常生活与实践活动、学生的写作训练相结合,切实推进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吴旭.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C]// 扬州基础教育学校联盟年会论文集——当代教育评论(第九辑). 2019.
[2]许丽春.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方法[J]. 新智慧, 2018, 000(005):P.79-8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y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