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不微——《谈读书》微格教学反思

2023-02-26 17:4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微格不微——《谈读书》微格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微格,反思,教学,读书
微格不微——《谈读书》微格教学反思

117日下午,正在上第一节课的我光荣的收到通知“你中了!。我面带笑容的继续上完了我的课。课后了解内情的学生问:“老师,您被抽中参加微格教学比赛,怎么还笑得那么灿烂啊?”我置之一笑。

随后,我打开相关文件,查看了比赛顺序和题目。顺序位置下午第四位,算是尚好,可打开题目一看,几乎呆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五课《谈读书》培根的这篇随笔中的确不乏让人赞叹,令人印象深刻的警句,但是全文在我的脑海中几乎毫无痕迹。在本学期的备课组活动中这也是被我们砍掉的一篇文章。道领导们,教研员们真有通天之灵?太强悍了,居然能抽出这一篇文章!佩服之情油然而生啊!

怎么办?

裸奔,哦,不,是裸读!英国哲人培根的议论性随笔,被精通英文而又有极高文言修养的北外院长王佐良先生译为一篇半文言的文章,如果我是学生,说实话读起来真的很累的。我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方才初步的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晚上回到家,待女儿入睡后,我打开电脑,将培根《of study》原文以及王佐良、孙有中、廖运范、何新、高健、水天同六种翻译版本一一搜索出来,同时将培根和王佐良的相关资料也整理出来。通读之后,开始酝酿授课思路。

可思路这神秘的女郎,却迟迟的不肯露面。辗转反侧之后,我昏昏欲睡,于是索性倒头大睡。一阵哭声把我闹醒,一岁半的女儿尿床了。给她换完尿片之后睡意全无,“欣然起行”走到书房继续去和思路约会,哪曾想,不来则已,一来一堆!

其一:中英文互译。在互译的基础上,整理文章内容,感受语言特色。这来源于上次在初三一班(这是一个英语特色班)讲解济慈诗歌时的一个积累作业(要他们比较中英文诗歌)的启发。

其二:多版本比较阅读。因为学生的文言基础不佳,故选另外一白话版本,即作参照,同时降低对文意理解的难度。

其三:创设一个情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架构全课。 „„

时间在这个时候往往流淌的最是湍急,不知不觉间,天已经大亮了。于是“梳洗罢”挤车上班去者!

来到单位,学校已经将监考阅卷的事物全都安排妥当,我们这些被抽中的幸运儿专心备赛。一个上午的时间,我总归选定了第三个方案(创设情境)并形成了初步的教学设计中午时间,教研组的几位前辈又中肯的对我进行指点,而后进行修订。当晚我按照既定思路完成了课件的制作

第三天,11月9日,我玩了一天的失踪,找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僻静的地方酝酿了一整天。晚上回家之后发现手机未接电话若干!领导的、同事的都有,才恍然记起下午校内演练的事情。打开QQ一看留言也很多,有找人的,又给提供材料的,„„!感动中„„!

1110日比赛当天,我到学校来做最后的准备工作,打印教学设计,刻录光盘。骆主任亲自当场听我再次梳理思路和演练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终于到了比赛的现场。三名评委正襟危坐,若干老师台下倾听。前一位选手正在进行当中,我悄悄坐在赛场一角,将思路过了一遍。

到我上台了!我走到台前,打开课件,备好教科书和粉笔,正要问好和作自


我介绍,突然发现计时器已经启动了!原来PPT一旦放映,及时自动开始。忐忑之中,20秒的时间丢掉了!

上课过程不必赘述,紧接着便是答辩环节。一位评委提出如下三个问题: 一. 课中所出示的七个问题是由教师经过整理的,那问题的来源和整理

的依据是什么?

二. 七个问题被指派到三个小组分别进行,是怎样设计的? 三. 仿写环节,主要对学生的训练点是什么?

在一一回答之后,我离开了赛场,回到学校马上动手打开电脑,登录QQ了签名“微格不微”,并在同事群里发言:“被抽但还没上场的战友们啊!分享一个败笔:还没开场(作自我介绍等)之前,千万别点PPT开始播放啊! 我损失了大概20秒时间 ,因为有个自动计时器。

之后便开始趁热打铁,写这篇反思

自我感觉,课堂的流程基本顺利和完整,精神状态尚好,时间控制在1450秒。不足之处主要有:

一. 板书时机的把我不到位。原因主要是平时教学中板书稍显随意,

赖课件的使用;

二. 学生的自主性体现不足,教师的引导呈现强势。可见自己教学观念

的转变仍未落实在教学设计和课堂之中;

三. 教学设计的目的性和课堂指令的配合欠缺。课堂指令中不仅体现对

学生的要求,还应当关注该环节对目标的落实;

四. 所谓“课前准备”和“课堂预设”,造假不得!本课的设计可谓是

“空中楼阁”,缺乏真正的对学情的了解。设计之中虽有对学生的体现,但仅是教师凭空设计,不够扎实;

五. 对所谓“学生回答”的点评不充分,未能很好地体现出对学生和学

法的指导;

六. 教学语言还要再“干净”一些。通过对录音的回放,自我感觉这点

做的还不够好;

七. 对时间的把握弹性不足,未给核心环节充裕的时间。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能和现场的老师和评委们交流一下,一定能发现更多 的问题,真希望能有这个机会。

总之,“微格不微”,是我这次参赛的真切感受!

王志勇 2012-11-10

于苹中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i4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