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化产业论文

2022-10-22 14:50: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安徽文化产业论文》,欢迎阅读!
安徽,产业,文化,论文
浅谈产业发展现况和前景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今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文化产业在经济上非常重要,文化上的强国将成为经济强国。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创造出自己的文化内容而使本国的内容资源不足的话,将遭遇严重的文化独立性危机。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以制造业为中心;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世界经济以服务业和知识为基础;二十一世纪则是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内容产业经济文化产业是投入少、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文化产业范围内的各产业相互联结,其“波及效果”会带动其他类别的产业。

我们国家和社会文化产业的正确认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要。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中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

文化产业是非常独特而又极其复杂的新兴产业,文化发展到现代历史阶段的产物,但并非所有文化都可以发展为产业。文化文化产业司司长王永章说,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和文化业相对应的概念,都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这是今年9月文化部对文化产业的最新界定。文化产业分为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艺术培训业等9大门类。而实际上文化产业的范围远远不止以上门类,我国文化产业的范围最起码还应该包括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信息产业的一部分。

近年来,安徽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模式,进入全面发展阶段,2004年至2009年,安徽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平均增幅30%高于安徽省GDP增幅,成为安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安徽实现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提供了强力支撑。

2008年,安徽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60亿元,首次超过同期汽车工业增加值,成为安徽新的“领跑”产业。抢占制高点集中体现在动漫产业和新兴业态上。合肥、芜湖、马鞍山动漫基地正加紧建设,入驻企业已达100多家。2009年,安徽省广电局共审查发行电视动画9320集,超过前三年的总和;备案电视动画27部,居全国第五。芜湖方特欢乐世界成为我国第四代动漫主题公园新标志,2009年门票收入达1.47亿元,仅次于黄山;游客总数达200万人,仅次于九华山。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深度开发电子报、数字报、手机报等新媒体业态,不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安徽出版集团推出手机移动漫画、学习型漫画、在线教育等新媒体市场,抢滩3G时代的市场空间。

在跨越式发展征途中,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安徽,文化产业作为崛起的“软实力”着力培育。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将文化产业作为重点扶持发展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列入“861”行动计划,并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开展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陆续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支持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等法规政策,将全省改革试


点范围扩大至7个省辖市和6个省级文化单位、14个市级文化单位,明确九大措施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200711月,安徽省政府正式发布《安徽省社会资本和外资投资文化产业指导目录》这是安徽省首次发布有关社会资本和外资投资文化产业的指导性文件,对鼓励文化产业多元投资推动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引导文化产业对外开放,促进安徽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安徽省文化产业呈现融资需求迅猛增长、开创融资新模式等特点。推出的项目、投资总额、贷款需求等各项指标大幅增长。

安徽省力争到“十二五”末,文化产业形成较大规模,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安徽在“十二五”时期一个重要的战略性举措。其基本目标是: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23%25%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十二五”期末达到或超过10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5%以上,成为全省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一步明晰“十二五”时期的发展重点、空间布局与具体路径。

一、发展重点:做强文化产业四大主导产业 基于安徽文化产业的现有基础、文化产业宏观发展走向和安徽在全国文化业竞争格局中的差异化策略,安徽文化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需“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并增强比较优势,集中力量主攻四大主导产业。

现代传媒产业。用数字技术、信息网络技术改造传统传媒产业,逐步实现编制作流程数字化、印制自动化和管理网络化。发展适度的多元化经营,一业为主,多元经营,突破单一业态格局,形成多业互补与协同效应,逐步向以综合业态为特征的现代大型传媒产业模式发展。加快建设大型综合传媒网站,提升安徽传媒产业结构的层次。

广播影视演艺产业。积极运用股份制形式,推进文艺院团市场化运作,探索影视企业和演艺企业互相参股的投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文化经纪、会展策划、咨询评估等文化中介组织,大力开拓省外市场和农村市场加强原创性产品的创作和制作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有特色的健康文娱演艺项目,推进产品生产的精品化、品牌化。

数字内容和动漫产业。积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和动漫产业,拓展网络文化发展空间。编制和实施全省动漫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开发长江黄金水道文化旅游线、淮河风情文化旅游线、古城古村文化旅游线,力争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旅游区域、旅游线路和文化旅游产品。加大高科技旅游、地方文化特色旅游开发力度,加快文化旅游配套设施、服务设施和旅游标准化建设。

二、空间布局: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

“十二五”时期,基于文化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各地的基础条件,应重点建设三个文化产业中心城市,建设一批文化产业重点基地,形成在国内有竞争力的区域增长极。三个文化产业中心城市是:将合肥建设成以现代传媒产业、影视演艺产业、创意动漫产业等为主要特色的现代传媒产业中心城市;将芜湖建设成创意动漫产业、生产性服务文化产业为主要特色的创意动漫产业中心城市;黄山建设成以徽州历史文化开发利用、融合黄山旅游产业及其关联产业为主要特色的国际化文化旅游产业中心城市。

建设文化产业基地的设想,除上述合肥、芜湖、黄山3文化产业中心城市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fY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