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理论

2022-11-11 05:01: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支架理论》,欢迎阅读!
支架,理论


支架理论英语概要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曲洁姝 杜博玉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中文摘要:建构主义支架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而且在外语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英文概要写作的实际应用范围也很广, 是提高英语读写能力极为有效的手段。本文旨在通过探讨支架理论和概要写作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提升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促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

关键词:支架理论,概要写作,大学英语写作



一、支架理论的内涵

20世纪30年代,苏联时期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决定,潜在发展水平则由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所决定,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一些新维果斯基派的学者如伍德、布鲁勒和罗斯在此基础上提出“支架”理论“支架”本意是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这里用来说明一种教学模式: 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过教师或其他同学的帮助(支架)学生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和内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支架”理论自问世以来,受到国外语言学界和应用语学界的极大关注。它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在外语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支架式教学法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1搭脚手架 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框架;2进入情境 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3)独立探索 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充当启发者、指导者和帮助者;4)协作学习小组协商讨论, 共享集体思维成果,完成知识意义建构;(5)效果评价 包括学生个人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掌握、知识形成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形成过程中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迁移能力。 二、概要写作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丁往道教授认为概要就是把一篇文章的要点摘录出来,独立成一篇短文。读者首先识别中心思想、区分观点和细节、确定文章的组织结构和事件发展顺序,然后用自己的话来表达所读语篇的主要内容。概要写作是一种理解和产出的复合性任务,它要求学习者在正确理解文章的基础上, 用精练的词句高度浓缩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吸收原文的文章结构和语言方面的长处。英语学习者通过英文概要练习,不但可以提高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 还能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和学习迁移能力。 三、支架理论与概要写作的完美结合

支架式教学具有多元化的作用,支架的角色可以由老师充当,也可以由学习同伴、家长、专家、学习工具给出,学习支架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问题、范例、建议、图表等。在写作课堂,概要写作过程是范例支架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教师在学生学习之前先为学生提供一个范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参考,得到启发。以支架理论和概要写作为基础的写作课堂包括以下步骤:

1. 搭脚手架,建立概念框架。在教学初,教师给学生们分组,两人一小组(一人成绩较好,另一人成绩相对较差),四人一大组。教师给学生提供“支架”即分发阅读文章供学生学习和讨论,要求学生完成概要写作。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既要分析文章的文体、结构和衔接方式,也要研究其在某一话题常用字词表达方式。






2. 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完成概要写作后,教师选取相关题材作文题目,要求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学生可以参考阅读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但不能全文摘抄。 3. 独立探索,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独立分析、思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自己构思的内容写出简要的提纲。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支持,给出反馈意见。 4. 协作学习,小组成员协商、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对话题进行头脑风暴,相互启发,深入挖掘写作内容,此时英语水平较高的同学起到支架作用。这个阶段教师在巩固了写作思路后, 逐渐撤离支架。教学的中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思维和错误点, 使自己愈发接近目标。学生根据同伴的建议,对写好的提纲进行修改和完善,然后进行段落扩展,完成自己的初稿。

5. 效果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三种方式,客观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对写作初稿进行自我评价,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同伴互评。在这一阶段,教师应为互评提供具体标准和依据,学生根据同级互评的意见反馈,修改自己的文章,此时学生脱离“支架”,独立完成修订稿。之后教师对作文进行评阅,既要肯定文章的优点,又要剖析其弱点,写出综合评语。教师也可展示部分优秀作品,鼓励优秀的学生,同时为其他学生提学习的榜样。

四、以支架理论为基础的概要写作教学法的优势

1.支架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写作课以学生为主体, 倡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互动模式的课堂,学生之间因水平相近,并处于小组讨论范围,心里压力减少,紧张恐惧的情绪也得到有效缓解。学生之间的互动,使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其他能力较强的同伴帮助下,跟上全班同学的水,增强学习信心。

2.改变了教师的课堂角色,教师不再是课堂的垄断者、写作知识的传授者及语言裁判, 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答疑者和帮助者,是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重要支架。教师参与整个写作过程, 并根据各个不同的写作阶段,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写作。教学前教师有必要寻找“最近发展区” , 准确判断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 搭建合理教学支架,为学生的独立探索及协学习做好铺垫。

3.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概要写作是一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利用有信息开展发现性思维的教学方式,是将阅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概要写作有利于促进学生把握文章重点,培养阅读中欣赏和准确理解原文的能力。同时,概要写作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把所读的文章进行浓缩和概括,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技巧训练过程。通过概要写作练习,学生熟悉某一话题,这是语言输入的过程。根据已经掌握的话题知识,进行新的作文写作,这就是语言输出的过程。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积极开动脑筋,充分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交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4.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当代教学思想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把支架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 就可以把教师的“一言堂”变成与学生的“对话”, 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写作技能的教学效果应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依据, 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决定。因此,把支架理论应用于写作教学不仅仅教学方法的改进, 更是教学观念的重要转变。 五、结语

支架理论和概念写作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互相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水平,改进教学评价等等。但这一教学过程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课前精心准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习水平。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和谐开放、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关键。教师在选择学习活动任务时,要明白自己目标是什么,设计出具体的学习任务,并能及时调整自己对任务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e8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