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寒食)教案》,欢迎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3 古诗二首
课 题
寒食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步骤
1 .会写“御、暮”等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 了解古诗大意,了解古诗中的传统习俗,体会古诗中蕴含的 思想感情。
了解古诗中的传统习俗,体会古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了解古诗中的传统习俗,体会古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师生双边活动
个体设计
导 入
1 .导入新课:春色是美好的,人们希望自己 的生活也如春光一样,安静美好。杜甫借花、蝶、 莺来歌颂春,一起背诵《江畔独步寻花》。我们再 走入春天的长安城去看看寒食节的景象吧。
2 .知诗人,解诗题。
韩磁宇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大宝进士。 官至中书舍人,“大以才子”之一。原有诗集, 后散佚,明人辑有《韩君平诗集》。
寒食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年清明节的前 1~2天,节日期间/、能生火做饭。
■ 一、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语。
1 .自学“御、暮”两个汉字。指导学生从意 义上区分“暮、幕”,从而理解“日暮”的意思。
2 .指名读诗,要求读准、读通。 3 .再读诗句,回出停顿、重音。 一、再读占诗,感悟诗思。 (一)连词成句,读懂诗意。
1.想想每个词的意思,遇到不会的怎么 办?(查字典、看注释)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寒食: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 前1~2天,节日期间/、能生火做饭。
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 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2 .把词语连成句子,小组内说说这句话的意 探
思。 索
“春城无处不g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新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 节东知 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 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3 .全班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后什么不懂 的问题?)
(二)展开想象悟诗情。
“春城无处/、g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 .指名读第一句。出现在你眼前的是什么景 象?(板书:飞花御柳)
2 .“飞花”是什么情景? “无处K花”写 出了花的什么特点呢?(落花随风飞舞,写出了花 的轻盈美丽。)
①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 而暗写风。一个“飞”字,意蕴深远。由此我们 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
②指导读出花6柳摇的美。
③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 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 的盛况。
3 .父流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寒食节禁火、 吃冷食。)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 .日落天黑时,长安城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情 景呢?指名读第二句。
5 .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
的?(板书:蜡烛轻烟)
四、补充资料,加深理解。
1 .补充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 背景,用自己的观点去理解这首诗的含义。
2 .寒食节民1日」禁火,而汉宫却传烛赐火,这 说明了什么?
(皇帝特许重臣“五侯”可破例燃烛并直接 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 官的专宠。)
总 结
《寒食》是一首讽刺诗,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 切的典
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汉宫”是借古讽今, 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 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 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诗人对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XhK.html